中藥方劑簡介

中藥方劑是在辨証清楚,治法確定後,選用適當的藥物組成。藥物經過合理配伍後,既增強治療作用,也能消除或減弱其毒副作用,提高整體療效。方劑組合可根據實際進行加減變化,以適應複雜多變的情況。

方劑內的藥物並非隨意堆砌,而是按一定原則配伍。醫師是在辨証論治指導下,進行選藥組方,通過診察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所展現的一組症狀群,作為選藥依據。例 如感冒病人,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苔薄白,浮而緊。醫師經過檢查
,確定為外感風寒表實証,決定以辛溫發汗,宣平喘之法治療,從而選用麻黃湯。麻黃湯是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

中藥方劑是由單味藥治病發展而來,歷代醫家經由長期實踐,總結出比較完整的組方原則,以適應臨床需要。為標示各個成分所擔任的角色或作用,前人以「君、臣、佐、使」來概括方劑的組成結構。

  • 君藥: 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為使藥力集中,保持整體療效,君藥的用量較其它成分重,通常只用一至兩味作為君藥。
  • 臣藥: 臣藥於方劑有兩種意義,一是輔助君藥治療主症,二是針對某些兼症,藥力常較君藥為輕。
  • 佐藥: 佐藥於方劑有三種意義。一是作為佐助藥,即協助君藥和臣藥治療次要症狀,或直接改善兼症;二是作為佐制藥,緩減君藥或臣藥的毒性與烈性;三是作為反佐藥,即根據需要,提供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起相成作用的藥物。反佐藥在方劑中發揮平衡作用。
  • 使藥: 使藥於方劑有兩種意義。一是作為引經藥,即引導方中的藥物歸於某經絡;二是在方中對其他藥物起調和作用。

由於方劑中藥物功效各有所長,各有所偏,經過合理配伍,增強或改變其原有功效,消除其對人體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藥物發揮綜合作用。方劑內的君、臣、佐、使可以相互重複,一種藥物可能擔任多重角色。現以上述麻黃湯,來說明具體運用:

麻黃湯是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
麻黃湯是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 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証,主要針對惡寒發熱,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兼治頭痛身疼和喘等次要症狀。麻黃為君藥,作用發汗兼宣肺平喘;桂枝為臣藥,幫助麻黃解表發汗,同時調和營衛;杏仁為佐藥,配合麻黃宣肺順氣,使邪去喘解;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更可防麻黃及桂枝發汗太過。

總之,每一方劑的藥味多少,以及臣、使、佐是否齊全,要視病情及治療需要,並與選取的藥物功效、藥性密切相關。在臨証選方後,醫師更可靈活地增減藥味,運用藥量,更換劑型,使其配合患者病情、體質、年齡、性別、生活、環境等。


傳統中醫有大量有效的古老驗方,有些已被驗證數千年,為常用臨床基礎方。其中很多名方更被調配為中成藥,廣泛地推出市場銷售。 選藥組方必須依據辨証、治法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些知識需要專業指導以及長期實踐才能熟練掌握。服用中藥前,一定要清楚該藥是否與病情相宜,不清不楚地亂服,可能弄巧成拙,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1. 解表中藥方劑
  2. 瀉下中藥方劑
  3. 消食中藥方劑
  4. 和解中藥方劑
  5. 清熱中藥方劑
  6. 溫裏中藥方劑
  7. 補益中藥方劑
  8. 固澀中藥方劑
  9. 安神中藥方劑
  10. 開竅中藥方劑
  11. 理氣中藥方劑
  12. 理血中藥方劑
  13. 袪濕中藥方劑
  14. 袪痰中藥方劑
  15. 治風中藥方劑
  16. 治燥中藥方劑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藥方劑簡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