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內傷七情 ?
中醫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情志活動是以臟腑精氣作為物質基礎,而外界刺激作用於相應的內臟,才能表現出特定的情志變化。故說"七情分屬於五臟";其基本規律是:心的情志為喜,肝的情志為怒,脾的情志為思,肺的情志為憂,腎的情志為恐。《黃帝內經.素問》概括:"人有五臟生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七情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造成功能紊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現今西方醫學漸趨於重視精神因素對身心疾病的影響,並已證明它對內臟產生實質損害,這方面的知識早已是中醫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精神刺激過度,引起內在陰陽失衡,氣血在經脈內流動失常,以至臟腑功能失調,繼而產生疾病。一旦病理變化開始,再來調整情緒也難以控制,長期情緒擾亂的結果,往往必須依賴藥物治療。
中醫認為精神障礙所引起的疾病有如下特點
- 不同情緒刺激,對臟腑的影響不一;
- 多數表現為相聯繫的臟腑功能紊亂;如憤怒傷肝,導致血隨氣上湧,出現吐血或昏厥等。思慮傷脾,出現無食欲、腹脹、腹瀉等消化証候;
- 另一方面,內在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亦可反過來引起精神障礙。如肝陰(血)不足則容易憤怒,心火亢盛則會發狂等。
中醫七情 - 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
喜樂

憤怒

憂鬱

思慮

悲傷

恐懼

驚慌

情緒障礙所影響的相關臟腑
怒 | 肝 |
喜 | 心 |
悲 (憂) | 肺 |
思 | 脾 |
恐 (驚) | 腎 |
根據臨床觀察,情緒異常波動對病患者確有影響,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遽惡化。例如高血壓患者,若遇事惱怒,血壓會迅速上升,更可能突然昏厥,或中風。心臟病患者亦常因情緒波動而使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