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 Heat Evils

中醫將火與熱互稱,它們性質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分別;溫之進一步為熱,熱極為火。火熱病亦有內、外之分;外來的溫熱病邪直接侵襲人體致病;內生火熱邪則通常是臟腑陰陽失調,使體內陽氣亢盛而成。不過一般情況下,熱多屬外邪,例如風熱、暑熱、濕熱之類;而火則常由內生,例如火、火、火等病變。另外,感受風、寒、暑、濕、燥等各種外邪,或精神刺激,在一定條件下皆可轉化火邪,故有"五氣之火"、"五志化火"之說。 各種致病因素在極端的條件下都會轉化成為火邪

有關火熱証的表現特點

  • 火為陽邪,易侵犯身體頂部: 火熱邪多擾攘人體頭頂部。臨床所見除有熱的表現,如面紅、目赤、心煩、口渴、出汗外,亦常見失眠、狂躁、或神智不清等;
  • 火易耗傷津液及氣: 火邪引起熱象,消耗津液,所以有口渴、咽乾舌燥、小便短赤、便秘等症。由於津液不足以轉化為氣,氣又隨津液泄出,導致氣虛,表現氣短懶言、體倦乏力等氣虛表現;
  • 火易生風動血: 火邪常常灼燙肝經,使肝功能受損,筋脈失去滋養。病者會出現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眼睛上視、頸項強直等,屬於內風病理狀態,中醫也稱為"熱極生風"或"肝風內動"之証。同時,火熱病邪使血流加速,灼傷脈絡,導致各種出血症,如吐血、流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及婦女月經過多等;
  • 火邪易致膿腫瘡瘍: 中醫認為火邪深入內部後,可屯積並腐蝕附近組織,引發為膿腫瘡瘍。因此臨床辨証,如發現瘡瘍局部紅腫,突出並感灼熱者,則屬於火邪致病。

More on this section

Topic Outline

Fire & Heat Evils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