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肝功能

按西醫生理學,肝臟負責體內重要的代謝功能,例如製造及排泄膽汁,以助分解及消化脂肪。此外肝也負責排解血液中的毒素。然而從中醫觀點看,肝的功能包含更多,包括控制中樞神經系統(指大腦及脊髓功能)、植物神經系統(支配內臟、內分泌、腺體等),以及血液循環系統的工作。此外中醫肝臟亦與視覺有關。

所謂「疏泄」,指疏通、暢達、宣散、排泄等綜合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涉及範圍很廣,具體指肝可以疏通宣暢全身氣、血、津液,以確保生理功能的順暢進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經脈通利,所有臟腑器官的活動正常協調,各種營養物質不斷化生,水液和糟粕排出通暢。肝的疏泄可分述如下三方面。

  • 調暢氣機
人體組織、臟腑、經絡等功能活動就是氣的運動表現,人體是一個不斷有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的有機體。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形式統稱為氣機,透過肝的疏泄功能,全身氣機得以平衡協調。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會出現氣機阻滯,或者氣的升降出入異常表現,引致身體失調,并由此進一步影響血和津液運行、膽汁分泌和排泄、脾胃升清降濁、情志活動等,從而生病。
  • 調暢情志
情志活動既屬心主神志的功能表現,又與肝主疏泄功能密切相關。這是因為健康情緒反應有賴於正常的氣血運行,而藉由肝的疏泄,氣機血運得以維持流暢,身心易於開朗舒暢,確保良好的心理狀態。若肝的疏泄不及,肝氣鬱結,便可出現情緒波動,如抑鬱、多愁善感、急躁、容易發怒、失眠多夢等等。臨床上情志異常變化,多從肝論治。
  • 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肝的正常疏泄,是脾胃運化功能的重要條件。飲食物的受納和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和輸佈、食物糟粕的下行和排泄等過程,主要依賴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來協調完成。透過肝的疏泄功能,氣機通暢調和,脾升胃降(也是一種氣機運動)也就得到保障,消化過程順利進行。若肝之疏泄失常,形成肝氣犯脾和肝氣犯胃,食物消化受影響,可導致沒胃口、噁心、噯氣、泛酸、脘腹脹痛、腹瀉等。 肝主藏血包括儲藏血液及調節血量兩方面。人體各部的血流量,隨同身體活動、情緒變化、外界因素的影響,經常進行自我調節。當人在休息、睡眠、安靜狀態下,身體的血液需求量減少,多餘的血液會儲藏於肝;運動或工作時,身體的血液需求量增加,肝便把儲藏的血液排出,以增加有效血循環量。肝藏血失常,可有兩種病理變化。一是藏血不足,血液虛少,分佈至全身的血量減少,不能滿足身體生理需求,因而產生肢體麻木,月經量少,甚至閉經表現。另一是肝不藏血,導致各種出血症,如吐血、咳血、鼻血、血經過多等。

中醫的筋指筋膜、筋腱、韌帶及相關軟組織,連接骨節肌肉,包裹形成關節。肝主筋指全身筋膜弛張舒縮與肝有關。肝之氣血濡養諸筋,若肝血不足,筋膜失養,便會引起肢體麻木、運動不利、關節不靈活或四肢伸屈不利、抽筋、手足震顫等。因肝藏血,主筋,所以肝是人體運動能力的發源地。 中醫認為爪甲是筋延伸到體外的部分,稱為「爪為筋之餘」。肝血盛衰常反映於爪甲。肝血充足,筋膜得養,則爪甲堅韌,光澤紅潤,富有華色。若肝血不足,則爪甲會變得軟薄、脆裂、變形、變色或蒼白。臨床上,醫師會看指甲色澤變化,來判斷肝的氣血盛衰,而爪甲病變也多從肝辨証論治。 眼與肝關係密切。一方面,肝的經脈向上聯繫於眼。另一方面,視覺功能及雙眼健康需要有肝血的滋養。因此肝的生理功能及病變可透過觀察雙眼了解,而臨床上很多目疾常從肝治。例如,肝血不足會引致視物昏花或夜盲症;肝陰虧耗,則雙眼乾澀,視力減退;肝火上炎可見雙眼腫痛;肝陽上亢可見目眩;肝風內動可見眼睛斜視或目睛上吊;肝膽濕熱會引起眼睛鞏膜黃染現象。 雖然目為肝之竅,但其他臟腑之精氣盛衰亦可從眼睛反映出來,雙眼明亮有神反映臟腑精氣充盛。除肝之外,目與心、腎關係較密切,如心火上炎可引起眼睛腫痛,腎陰虧虛可引起視力減退。 按此了解肝經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肝功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