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血証

出血除了因意外損傷引起,亦會出現在很多疾病當中。當血管結構異常或血液凝固機制發生障礙,就會表現自發性出血或者輕微損傷後流血不止。不明原因出血,或是身上經常無故有青紫瘀斑,可能是疾病警號,要及時就醫。

對於臨床上的出血表現,傳統中醫學有獨特的理論認識,也累積了豐富的治療方法及用藥經驗,能有效處理多種出血病情,尤其是輕、中度的出血。

凡由機體內在病理變化,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泄於前後二陰,或滲出於肌膚的疾患,中醫統稱為血証。在古代中醫典籍中,又稱為血病或失血。

中醫血証的內容相當廣泛,凡以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均屬本証範圍。根據出血部位及症狀,常見的有咳血、吐血、衄血(鼻衄、齒衄、肌衄又名紫斑)、尿血、便血等。血証既可單獨出現,又常伴見於其他病變過程。西醫學內容中,多種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疾病的出血症狀,以及造血系統病變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參考本節辨証論治。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血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