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在針灸治療的應用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的總稱。由於它們的分布不似十二經脈那樣規則,與臟腑又無直接的「屬絡」關係,彼此之間亦無表裡配合,故稱之為「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縱橫交錯於十二經脈之間,具有加強經脈間聯繫,調節經脈氣血的作用。當十二經脈中的氣血滿溢時,會流向並儲蓄於奇經八脈;不足時則由奇經八脈補充。奇經八脈與肝、腎等臟,以及女子胞、腦、髓等奇恆之腑的關係較為密切,它們之間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聯繫。
傳統上,沖、帶、蹺、維六脈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與任、督脈之中,稱為交會穴。而任督二脈各有其所屬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衝脈
循行走向 : 衝脈於會陰出,分為三支;一支沿腹腔前壁上行,與足少陰腎經相併,散佈於胸中,再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一支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一支沿股內側下行到足大趾間。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具有總領、調節十二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稱「十二經之海」,又稱為「血海」。衝脈與婦女胞宮血供、月經有密切關係。衝脈還調節某些臟腑(主要是肝、腎、胃)氣機升降的功能。
衝脈上的交會穴有: 會陰(Cv1)、氣衝(St30)、橫骨(Ki11)、大赫(Ki12)、氣穴(Ki13)、四滿(Ki14)、中注(Ki15)、陰交(Cv7)、肓俞(Ki16)、商曲(Ki17)、石關(Ki18)、陰都(Ki19)、腹通谷(Kl20)、幽門(Kl21)。
衝脈與帶脈
帶脈
循行走向 : 帶脈起於季脅(側胸第11、12肋軟骨部位)之下,斜向下行至帶脈穴,環繞腰部一周。
帶脈約束聯繫縱行於軀幹部的諸條足經,亦負責固護胎兒,以及控制婦女帶下的作用。
帶脈上的交會穴有: 帶脈(Gb26)、五樞(Gb27)、維道(Gb28)。
陰維脈、陽維脈
循行走向 : 由足或小腿向上行至頭面部。
陰維脈稱為「諸陰交」,聯絡諸陰經以通任脈;陽維脈稱為「諸陽會」,聯絡諸陽經從而通督脈。陰、陽維脈分別主一身之裡和一身之表,共同負責全身氣血之調節、儲蓄。
陰維脈上的交會穴有: 築賓(Ki9)、沖門(Sp12)、府舍(Sp13)、大橫(Sp15)、腹哀(Sp16)、期門(Lr14)、天突(Cv22)、廉泉(Cv23)。
陽維脈上的交會穴有: 金門(Bl63)、陽交(Gb35)、臑俞(Si10)、天髎(Sj15)、肩井(Gb21)、頭維(St8)、本神(Gb13)、陽白(Gb14)、頭臨泣(Gb15)、目窗(Gb16)、正營(Gb17)、承靈(Gb18)、腦空(Gb19)、風池(Gb20)、風府(Gv16)、啞門(Gv15)。
陰維脈與陽維脈
陰蹻脈、陽蹻脈
循行走向 : 由下肢向上行至頭面。
陰蹻、陽蹻二脈聯繫足跟、眼睛及腦,主持全身陽動陰靜,共同調控肢體活動和睡眠。
陰蹻脈上的交會穴有: 照海(Ki6)、交信(Ki8)、睛明(Bl1)。
陽蹻脈上的交會穴有: 申脈(Bl62)、僕參(Bl61)、跗陽(Bl59)、居髎(Gb29)、臑俞(Si10)、肩髃(Li15)、巨骨(Li16)、天髎(Sj15)、地倉(St4)、巨髎(St3)、承泣(St1)、睛明(Bl1)。
任脈
循行走向 : 任脈於會陰出,行於腹胸正中線,上抵面頦部。
任脈多次與手足三陰經,及陰維經交會,主理一身之陰經,故又稱「陰脈之海」。此外,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
任脈有其所屬腧穴,參考下圖。
督脈
循行走向 : 督脈於會陰出,上行背部正中至頭面,止於上齒正中。
督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以及陽維脈交會,主理一身之陽經,故又稱「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裡,上行至腦,並從脊裡分出別經屬腎,因此與腦、脊髓和腎功能關係密切。對照這些關係,督脈具有類似西醫學的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的功效。
任脈有其所屬腧穴,參考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