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220~581年)
三國時期 (公元220~280年)
- 魏國 公元220~265年
- 蜀漢國 公元221~263年
- 吳國 公元222~280年
兩晉時期 (公元265~420年)
- 西晉 公元265~316年
-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南朝時期 (公元420~589年) |
北朝時期 (公元386~581年) |
|
|
關於三國、魏晉及南北朝
法國漢學家Jacques Gernet稱公元200至581年間,為中國的中世紀,認為當時的中國如西方中世紀般,在文化及科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發展。東漢滅亡,軍隊強權在各地割據一方。在這段期間,南方比北方相對穩定及文明。同時佛教在全國迅速傳播,北魏時期更大力提倡佛教以穩定政局。佛教的流傳使到印度文化傳入中國。結果有關數學、天文及醫學知識發展興盛。中醫藥學得到全面的發展,在漢代的基礎上,廣泛總結經驗,出現了大量的醫學著作,特別是脈學、針灸學、本草學及方劑學方面。
醫學教育
這個時期醫學教育水平已提高。公元443年南朝宋文帝時,太醫令秦承祖要求朝庭派醫官培訓醫學生以廣傳授,此屬朝廷指派醫師教育中醫的創舉。雖然皇家學院早已在公元前124年成立,但其時主要教授文學、哲學及行政等,很少關於醫學。然而在公元493年,皇家學院已擴充,置有中醫學博士及助教。
鍼灸醫術
針灸療法在中國很普遍,是中國的物理治療,源於古人發現利用石針刺壓,可以有效地緩解身體的疼痛。先前描述的多位醫師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及樊阿都因此療法而聞名。《黃帝內經.靈樞》亦有記載有關針灸醫術的應用。
《針灸甲乙經》是一本針灸療法的典範。由皇甫謐所撰,總結了以前各書有關針灸療法的經驗,是最早及最完整的針灸療法參考文獻。此書論述經穴,還包括關於中醫解剖、生理,並深入描述經脈概念。另外,也說明取穴部位及用針技巧,以及針灸的臨床指標及應用後反應。
脈學
中醫學內容裏早已有血液及循環系統概念,認為人體內有兩個不同的循環系統,不同的物質在這兩個系統內流動。血液從心臟泵出後,經血管灌輸全身。而氣是一種能量,從肺泵出後,經看不見的經絡運行全身。脈診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早在《內經》、《難經》等醫著中已有相當豐富的脈學內容。至東漢張仲景更將脈象與症狀、治療的關係作論述,是其一大進步。但是仍缺乏系統總結,豐富脈學資料顯得散亂。王叔和對脈學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總結。
王叔和(公元265 ~ 317年)是魏晉期間的名醫,所著的《脈經》集古代診脈法的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是現存最早的中醫脈學專著,奠立了脈理與方法的系統化、規範化基礎。《脈經》共10卷,98篇,分別描述脈診、脈形、脈象、與臟腑關係,脈象陰陽的分辨及婦人、小兒脈辨識等。此書確立"寸口脈法",定立脈象為24種,例如浮、滑、沉、弱等,並有簡明扼要的敍述。以手腕動脈搏動的深淺、快慢、強度、節律及脈波形態等診斷病情及考察療效。
方劑學 - 煉丹術及葛洪
煉丹方士被認為是早期的藥劑師。由於早期道教的長生思想,煉丹術非常普遍。在方士們研究不死之藥的同時,煉丹方士們取得了不同化合物或金屬提煉技術, 因而製出新型藥物及滋補品。葛洪完成了巨著《肘後救卒方》或《肘後備急方》,是臨床第一部急救手冊。書中描述臨床常見疾病、急病的療法,也包括預防策略,例如使用格離區防止傳染病漫延,同時又提議利用藥物預防疾病發生。葛洪主張利用簡、便、廉、驗的療法,這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草麻黃及常山分別用於治療哮喘及瘧疾。據此書記載,當時對於一些傳染病如傷寒、痢疾、瘧疾、天花、痳疹及霍亂等已有較清楚的認識。
本草學 - 《神農本草經集注》
另一位對中國醫藥發展有卓越貢獻的醫家是陶弘景,南朝齊、梁間的著名藥物學家,他校訂了《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共記錄730種藥物,除了增加對每種藥物的說明外,他還創用將藥品自然屬性做分類的方法,分別為玉石、草本、蟲獸、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類。陶氏還根據臨証選藥所需,創用按藥物效用進行分類,即其書中設"諸病通用藥",以主治功效分類藥物方法。例如治風通用藥有防風、防己、秦艽、川芎......等。陶氏所創的這兩種藥物分類方法,一直沿用1000餘年,成為中醫古代藥物學分類標準,至今也能看到它的影響。這本書是直至公元7世紀中期的主要醫藥文獻。陶弘景亦將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改篇,撰成《肘後百一方》。
當時的煉丹方士及醫師都是將手寫的醫學記錄互相傳閱,更有人雕刻在寺廟的石壁上以方便參考。例如在河南省洛陽附近的龍門佛窟裏,發現了一批公元6世紀未期的醫學文獻,在佛窟牆壁上發現約100篇醫方,其中一篇是記載先前提到的葛洪以常山治療瘧疾的方法。
其他重要醫學文獻
此期的重要醫學文獻還有南朝雷斅所著的《雷公炮灸論》,是第一本藥物炮製學專著。書中載藥300種,有系統地描述藥物性味、炮炙、煮熬、修治等理論及具體操作方法,並對操作過程及其實驗數據有較詳細記錄。書中所描述的炮制方法,如炮法、炮炙法、焙法、煨法、蒸法、煮法、去蘆、去足、制霜、制膏、酒制、蜜制、藥汁制等,一直到現今仍然受到高度重視。
另外公元479 ~ 502年間,南齊龔慶宣整理的《劉涓子鬼遺方》是現存最早的中醫外科專書。廣泛記載了公元5世紀的各種外傷療法及皮膚病如瘡、癤、疽等療法。如其中的一個經典是提及用水銀藥膏治療皮膚病。該書記載了金瘡、痈疽、疥癬、瘡癤、瘰癘等外科疾病,列有內外治處方140餘個,包括止血、止痛、收斂、解毒等治法,講求辨証施法,為後世外科"消、托、補"三法的確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