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外界聲源的刺激下,耳內或顱內出現聲響,稱之為耳鳴。大多數人偶爾會有耳鳴,例如進入一個完全安靜房間時,或暴露在嘈雜環境之後。只有當耳鳴頻繁或反覆出現,長時間持續,或是伴隨其他症狀,例如頭暈或聽力下降等等,才值得關注。
耳鳴的發病率很高,影響約15%至20%的人,以老年人最多。大部分人的耳鳴狀況都能忍受,只有1 - 2%的人受到嚴重困擾。患者應該咨詢醫療專業,協助評估潛在成因,才能找到有效對治的方法。
耳鳴的體驗因人而異。耳鳴音質常被描述為鈴鈴聲、嗡嗡聲、口哨聲、嗖嗖聲、嗡嗡聲、嘶嘶聲、氣流聲、悸動或低吼聲,鳴響或高或低,呈間歇性或持續模式展現。患者自己必須注意這些細節,向醫生報告,從而找出潛在病因。
耳鳴是一種主觀知覺,醫生不能依賴儀器,獲取客觀數據來評估和診斷病情,患者也很難精確描述自身問題,因而耳鳴常被視為臨床疑難。然而,在近年有所改善,耳鳴的評估手段有所提升,許多新的診斷工具也出現了,大大有利於識別潛在風險因素。現今有各種各樣的治療選擇,有效管理個人的耳鳴情況。
總而言之,耳鳴的個人困擾程度、應對方式,以及對耳鳴的認知,是決定治療選擇和監測進展的關鍵。更好地瞭解耳鳴,醫患緊密配合,才能帶來最佳效益。
中醫參考文獻
- 李其中編著《中醫基礎理論精解》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 李其中編著《中医基础理论縱横解析》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 方藥中著《中醫學基本理論通俗講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 莊澤澄、莊欣編著《中醫診斷學疑難解讀》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 葉任高、魏連波主編《中醫臨証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朱文鋒主編《中醫診斷與鑒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 陳玉清、趙勇主編《中醫辨証施治五官疑難病》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 張夢儂著《臨証會要》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干祖望原著,陳志強整理《干祖望中醫外科》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王富春主審《針灸百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 趙利華著作《黃鼎堅針灸臨證經驗集要》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 葛書翰、廖威主編《實用簡易針灸療法》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 湯毅主編《石學敏膏方臨証精講》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
- 李澎主編《石學敏拔罐臨証精講》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
- 黃麗萍主編《民間簡易療法-穴位敷貼》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
- 周仲瑜、羅惠平主編《中華自然療法圖解-艾灸療法》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 馬汴梁主編《敷臍妙法治百病》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 https://www.haodf.com/citiao/jibing-erming.html
- 周文泉等主編《中國藥膳辨証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 張恩勤主編《中國氣功》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8。
- 張恩勤主編《中國名優中成藥》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