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原則

中醫針灸以經絡學說為指導,以辨証確定治法、選穴配方,施行適當刺激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醫師主要是通過了解疾病的性質或發展規律,來決定採用的具體針灸手法、穴位選擇和配伍來實現的。雖然臨床手法各種各樣,但仍須遵循一些基本法則。

  • 補虛瀉實: 「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盛,補虛瀉實就是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例如對臟腑經脈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補法,可改善臟腑功能,補益陰陽氣血。此外,選用偏補性能的腧穴,例如關元(Cv 4)、氣海(Cv 6)、命門(Gv 4)、腎俞(Bl 23)等,也可起到補益正氣的作用。
  • 陷下則灸之: 當出現氣虛下陷証候時,應用溫灸法,對升提陽氣效果較好。如子宮脫垂可灸百會(Gv 20)、氣海(Cv6)、關元(Cv4)等。
  • 實則瀉之: 針刺治療實証採用瀉法。如在穴位上施行特定的撚轉、提插、開闔等手法,以起到祛除病邪作用;又或者選用偏瀉性能的腧穴,如十宣(Ex-Ue11)、水溝(Gv 26)、素髎(Gv 25)、豐隆(St 40)、血海(Sp10)等,也可起到祛邪目的。
  • 宛陳則除之: 「宛陳」泛指絡脈瘀阻的病証,宜用清除瘀血的刺血法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如閃挫扭傷、丹毒等引起的肌膚紅腫熱痛、青紫腫脹,可在局部施行三棱針點刺瀉血。如病情較重者,可點刺出血後加拔火罐,以排出更多瘀血促進癒合。
  •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指不涉及其他臟腑經脈,僅屬本經病時,治療應按本經循經取穴。在針刺時,多採用平補平瀉的手法。
  • 熱則疾之: 熱性病証宜淺刺疾出或點刺出血,手法宜輕而快,可以不留針或針用瀉法。例如,風熱感冒者,當取大椎(Gv 14)、曲池(Li 11)、合谷(Li 4)、外關(Sj 5)等淺刺疾出施行。若伴隨咽喉腫痛,可用三棱針在少商(Lu 11)點刺出血,加強瀉熱、消腫、止痛的作用。
  • 寒則留之: 寒性病証宜深刺久留針,以溫經散寒。寒性凝滯,針刺不易得氣,故應留針候氣;加艾灸更能溫補陽氣。如寒邪在表於經絡者,艾灸較為相宜;若寒邪在裏,凝滯臟腑,則針刺應深而久留。

針灸處方是以經絡理論為主導,結合臟腑氣血理論,根據辨經辨証、辨病來確診,再依此將有關穴位組合而成。臨床上各種表現,都是臟腑、經絡病變的反應,掌握這些發病規律,找出具體部位,便可正確診斷和施行治療。下面表列各臟腑經絡病機、分經取穴以及手法原則的總結。

>肺與大腸病症
>脾與胃病症
>心與小腸病症
>腎與膀胱病症
>心包與三焦病症
>肝與膽病症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針灸治療原則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