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學說的應用

人體經絡相互銜接,由陰入陽,由陽入陰,從裏入表,從表入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使氣血在體內流行,循環不息。黃帝內經:「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意思指十二經脈對生命的維持,疾病的形成,疾病的治療以及疾病的發生都有著重要作用。關於它的理論,雖然是初學者開始就應該掌握的基本,但只有精研醫學者才能精通這門理論。可見經絡系統在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方面的重要性。 腎經

《黃帝內經》這樣描述經脈的功用:「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絡像一個網絡系統,將氣血輸送遍佈全身,並把五臟六腑、四肢關節、筋骨皮肉等聯繫起來,讓人體的「表」和「裏」得以溝通,形成一個緊密的有機整體。氣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經絡的傳送,才能輸佈全身,以溫養濡潤臟腑組織,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統稱為「經氣」。其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全身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機能,平衡身體。

中醫跌打在正常情況下,經絡運行氣血,感應傳導, 腧穴是人體氣血轉輸交會之所在。但發生病變時,腧穴成為病邪入侵臟腑經絡之門户,經絡就成為傳遞病邪和反應病變的途徑。病邪即引致疾病的因素,例如環境中的風、暑、濕、燥、寒、火。病邪會循著身體經絡而傳變,侵襲身體各部。有時候會從一個臟腑傳到另一個臟腑;有時候會從表傳裏,由淺入深。

一般外邪侵犯人體發病,總是先犯絡脈,後入經脈,再後侵入,最後入。例如感冒受涼,即中醫所謂外邪襲表,初見發熱、發冷(病在表,入絡),然後緊接頭痛、身痛(也在表,入經),進一步就可以發生咳嗽、氣喘(入裏入肺),再後可以有腹痛、腹瀉(入裏,累及腸)等,說明了經絡分佈深淺,及病邪入侵途徑。

臟腑病變亦透過經絡互相影響,例如肝經進入軀體後循行挾胃、注肺中,因此肝病可犯胃、犯肺;腎經在軀體內循行時入肺、絡心,所以腎虛水泛可凌心、射肺。此外,互為陰陽表裏的兩經,使相應的臟腑更為關聯,如心火可下移小腸,表現有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尿道灼痛,尿血等;大腸實熱不通,不但出現便秘,更可令肺氣不利而出現喘咳、胸滿。

體內臟腑病變又可通過經絡反應到體表,表現在某些特定部位或相應的孔竅 。如肝氣郁結常見兩旁脅肋區和少腹區脹痛,因為肝經抵小腹、佈脅肋;真心痛(類似心絞痛)不僅出現胸前區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內側尺側緣,因心經行於上肢內側後緣之故。其他還有胃火見牙痛,肝火上炎見雙眼充血等等,都是經絡傳導的反應。


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可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証。醫師利用症狀出現的部位,參考經絡循行及聯繫的臟腑,作為疾病診斷依據。例如頭痛,據疼痛部位,參考經脈在頭部的循行分佈規律,可辨別和診斷病在何經:前額連眉棱骨痛為主,屬陽明經頭痛;頭部兩側連耳疼痛為主,屬少陽經頭痛;後頭部及頸項部疼痛,屬太陽經頭痛;巔頂部疼痛則多屬厥陰經頭痛。除了頭痛症表現外,醫師還可將一些看似不相關的症狀聯繫起來,例如太陽膀胱經頭痛常合併有頸項不適,陽明胃經頭痛常兼有腸胃症狀,少陽膽或三焦經頭痛常有胸脅不適,或者口乾、咽乾、目眩、耳鳴、耳聾的症狀,這都是經絡循行所致的兼症。這種診斷方法能按病人個別病情,為病人制定乎合需要的治療方案,以達至舒緩頭痛的最佳療效。

頭痛經脈分佈
根據頭痛位置辨識病變的經絡

又例如肝經循行兩脅及少腹區,兩脅疼痛或少腹疼痛多與肝經有關。此外,若臟腑出現毛病,其相關的經絡及一些經氣聚集的穴位上,可出現壓痛或結節,因而在相應的體表上反映變化。這些與經絡有關的症狀及穴位變化都可作為中醫診斷上的參考。

漢朝著名醫家 張仲景 所創立的六經辨証,就是在經絡學說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辨証體系,這一辨証方法對中醫的發展影響深遠。


經絡系統及其與臟腑的關係,對指導中藥、推拿、針灸療法等非常重要。中醫學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調和陰陽,恢復體內氣血流通。通過針刺溫灸穴位,經氣得以疏通,人體臟腑氣血的功能得到調節,因而可修復身體失衡狀態,達到治病效果。 從用藥角度看,藥物對臟腑經絡有特定的選擇性,透過分經用藥,我們可針對病人失調的臟腑及經絡而選取藥物,有些藥更可用作引經,即將藥性及藥力引進特定臟腑及經絡,從而加強療效。

利用藥物歸經理論可以更準確地對複雜多變的病情進行治療。比如杏仁、貝母、桔梗之類的中藥歸肺經,所以肺病時,常選用這些藥。又例如上述的頭痛症,太陽經頭痛,一般選用麻黃、桂枝之類;陽明經頭痛,多用葛根之類;少陽經頭痛則多用柴胡之類來治療。同是瀉火藥,可以將其再細分,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大腸之火,柴胡瀉肝膽、三焦之火,白芍瀉脾火,知母瀉腎火,木通瀉小腸火,石膏瀉胃火。 針灸或推拿時,醫師會根據循經路線和聯繫範圍來選取穴位進行治療,所謂「循經取穴」,如額前部頭痛,屬陽明經失調,治療可選取手陽明經的合谷穴(Li 4, 在虎口處)。又如胃痛,如屬足陽明胃經失調,治療可選取胃經的足三里穴(St 36)。

針刺治療耳鳴、耳聾時,常常選取聽宮(Si 19)、聽會(Gb 2)、中渚 (Sj 3)、外關 (Sj 5)、合谷(Li 4)、陵下等穴位。其中只有聽宮、聽會位於耳周,屬局部取穴,作用很明顯。中渚、外關穴位於上肢外側,屬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三焦經不但行至耳周,而且從耳後分出一支直入耳中;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從腕後分出的別經直入耳中;陵下位於小腿的陽陵泉(Gb 34)下,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膽經循行在耳前、耳後,並穿入耳中。這樣配穴運用,就把與耳有關的經絡都考慮到了。
頭部經絡腧穴分頭部經絡腧穴分佈
頭部經絡穴位分佈


總括來說,分經辨証、辨証歸經、循經取穴、分經用藥,仍是指導中醫臨床辨証和針灸、藥物等治療疾病的基本。

主要參考

  1. Kaptchuk Ted J.,Chinese Medicine :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London: Rider, (2000).
  2. Williams Tom, Complete Chinese Medicine, Bath: Mustard, (1999).
  3. 張恩勤主編《中醫基礎理論‧上冊》,上海 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88。
  4. 邱茂良主編《針灸學》,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5. 李其忠編著《中醫基礎理論精解》,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

鍾錦華 藥劑學學士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經絡學說的應用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