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氣營血辨証

衛氣營血辨証,是清代葉桂(1667-1746 AD),在 《黃帝內經》的理論指導下, 總結前人及自己的經驗而創立的一種辨証方法,是中醫溫病的診斷及治療指導。溫病指由熱邪,或寒濕等陰邪化熱,所引起的一類外感疾病,患者以急性發熱表現為主。病邪從口鼻而入,循序漸進開始衛、氣、營、血四個層次傳變。

葉桂(1667-1746 AD)
  • 衛分証 : 是溫熱病邪在表的階段,見於溫熱病初期。體表受邪,衛氣不和,可影響到肺臟,故衛分証多伴有肺經症狀。
  • 氣分証 : 溫病之邪於衛分未解,或未經衛分而入裏。 氣分屬內在抵抗力,受擾亂會引起裏熱証,這階段表現出陽氣未衰,邪氣盛極的激烈情況。病變多影響胸膈、肺、腸、脾、胃、膽等臟腑組織,而出現多種証候。
  • 營分証 : 病邪傳入營分,屬內陷的深重階段。營分為血中之氣,主要損害心臟及心包。
  • 血分証 : 病勢更甚,已傳入血中,引致熱盛及智神擾亂,肝、腎臟通常已耗損。

由於溫病複雜多變,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並非截然分開。一般臨床症狀可能互相兼併。
 

衛氣營血辨証

 

1.衛分証候

 
溫邪犯表 : 發熱、微惡風寒、舌尖及邊緣紅,脈浮數。常伴有頭痛、身痛、體倦、咳嗽、鼻塞、咽痛、口乾微渴。

 

2.氣分証候

 
主要表現包括發熱、不惡寒反惡熱、口渴喜冷飲、汗多、舌紅、苔黃、脈數。根據影響區域而有以下兼症:
 
  • 邪熱壅肺 : 兼有黃稠痰、喘咳、氣急、胸痛、鼻翼煽動,甚則痰鳴、抽搐;
  • 熱擾胸膈 : 兼有心煩懊惱、胸悶、欲嘔、坐卧不安;
  • 熱郁於膽 : 兼有口苦、脅肋痛、乾嘔、心煩、尿少而黃;
  • 氣分大熱 : 兼有高熱、大汗、非常口渴、面紅、氣粗,舌苔黃燥,脈洪大。
  • 熱結腸胃 : 兼有午後潮熱、腹滿硬、腹痛拒按、便秘,或泄瀉。舌苔黃燥甚或焦黑起刺,脈沉實有力。
  • 濕熱郁滯 : 兼有胸悶、腹脹、四肢痠軟、倦怠嗜睡、尿少、脈濡。
 

3.營分証候

 
  • 熱傷營陰 : 發熱、晚上更嚴重、心煩、失眠,嚴重者神昏、譫語,皮膚隱隱斑疹。舌紅絳,脈細數。
  • 熱入心包 : 煩躁、或表情淡漠、高熱、神昏、譫語、舌頭僵硬、四肢冰冷。舌絳,脈滑數。

4.血分証候

 
  • 血熱妄行 : 身熱夜甚、煩躁,嚴重者或發狂,或皮膚斑疹顯露(皮下出血),或有吐血、流鼻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等。舌絳紫而乾,脈數。
  • 血熱動風 : 壯熱神昏、兩目上視、牙齒緊閉、手足抽搐、頸項強直、角矛反張。舌紫絳,脈弦數。
  • 真陰耗損 : 午後身熱、顴紅、五心煩熱、骨蒸、口乾咽燥、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耳聾、目陷精迷、手足蠕動、聲嘶、唇縮乾絳、齒燥、形瘦、脈虛數。
 
總的來說,中醫師對於溫熱病的診察,通常按照衛氣營血的方法來辨証,四類証候標誌著溫熱病邪侵襲人體後由表入裏的四個層次。衛分主皮毛,是最淺表的一層,也是溫熱病的初起;氣分主肌肉,較皮毛深入一層;營血主裏,營主裏之淺,血主裏之深。此種辨証方法是在傷寒六經辨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彌補了六經辨証的不足,豐富了外感病辨証內容。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衛氣營血辨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