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期綜合征概述

經前期綜合征 (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又名"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指育齡婦女在月經前7-14天左右,出現煩躁、易怒、乳房脹痛、浮腫等一系列生理、精神以及行為方面的改變。嚴重時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月經來潮後症狀自然消失。在發達國家如美國,其發病率為75%,嚴重者10%以下,多見於30~40歲的婦女,病況因人因時而異,病程長短不一。

據統計,曾經生育、有家族性抑鬱病史或產後抑鬱者較易出現有關症狀。 發病原因迄今未明,學者認為其發生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系統之間產生紊亂的結果。近年來提出導致經前期綜合征的原因約有以下幾種:精神病、內分泌、水瀦留、內啡、5-羥色胺、前列腺素、維生素B6不足,也跟某些飲食因素例如大量甜食、酒精等。精神狀態差或情緒緊張可加重症狀。

PMS 可說是最常見的婦科問題。臨床症狀複雜多樣,有多達 150 餘種不同的表現,但每個病人並不表現所有症狀,而是各有各的突出症狀,嚴重程度亦因人因時而異,並非固定不變。每於月經前 7~14 天出現症狀,來潮後明顯減輕或消失,有其周期性和自止性的特點。PMS 主要表現可歸納為體質和精神神經兩方面。

常見體質症狀有 :

經前期綜合症可說是最常見的婦科問題。
  • 腹脹氣、下腹墜脹
  • 四肢、顏面浮腫或發脹
  • 乳房脹痛
  • 痤瘡
  • 頭痛
  • 胃腸道症狀
  • 潮熱
  • 腰膝酸痛
  • 暈眩
  • 關節肌肉疼痛
  • 心悸
  • 小便頻繁
  • 口渴

常見精神神經症狀有 :

  • 疲勞無力
  • 易激動
  • 緊張、焦慮
  • 情緒不穩
  • 抑鬱
  • 渴求某種食物,特別喜好甜或鹹味食品
  • 煩躁易怒
  • 無故哭泣
  • 瞌睡
  • 失眠
  • 健忘或精神恍惚
  • 易受驚嚇
  • 注意力不集中

不同種族文化對PMS主症的表現有差異性,比如東方女性較易有痛症,西方女性主要表現憂鬱。

詳細查問病人情況,依據上述周期性的典型症狀,診斷本病不難。PMS患者婦科檢查大多正常,但某些功能檢查可進一步排除其他疾病。應注意與輕度精神病及心、肝、腎等疾病引起的浮腫相鑒別。此外,尚需排除腦內腫瘤、乳房腫瘤所引起的相關症狀。

由於本病病因及發病機理尚未清楚,目前仍缺乏特效的、規範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首先要了解出現症狀的生理,因人而異,對症施治。改變生活習慣、經常運動、健康飲食有效控制症狀。

嚴重時,根據主症表現,選用前列腺素抑制劑、抗抑鬱藥、抗興奮劑或激素等。藥物治療雖可使症狀得到緩解或消除,但長期療效並不十分滿意。尤其大劑量、反覆使用激素來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需要慎重使用。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經前期綜合征概述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