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
名稱
拉丁名稱: Herba Ephedrae英文名稱: Ephedra
科學名稱: Ephedra sinica Stapf. / E. equisetina Bge. / 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中文名稱: 麻黃
漢語拼音: ma huang
來源
為麻黃科草本狀小灌木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草質莖。生用、蜜炙或搗絨用。1,3 生產地
性味歸經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屬肺、膀胱經。3活性成分 / 主要化學成分
中藥功效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3
傳統中醫用途
- 麻黃功能開腠理,透毛竅,發汗解表以散風寒,為辛溫解表要藥。外感風寒,表現怕冷、無汗、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骨節疼痛等,最為適合,常與桂枝同用,如麻黃湯。若陽虛,復感風寒之邪,可以附子配用。
- 麻黃宣肺平喘,適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揭的氣喘咳嗽實証,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湯。此外,麻黃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可治寒痰停飲,表現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如小青龍湯。若肺熱壅盛,有高熱喘急者,麻黃配伍石膏、杏仁、甘草,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湯。
- 麻黃有發汗、利尿作用,對於頭面四肢水腫、上半身水腫、全身水腫都有效。常與石膏、白朮、生薑等同用。若風邪偏盛,水腫兼見惡風、發熱、頭痛、小便不利者,可加防風、羌活;水腫日久,陽虛虧虛,可加附子。
- 麻黃可治療風濕關節痛,常與羌活、獨活、秦艽、白朮、薏苡仁、桂枝、當歸等袪風濕及活血養血通絡藥材同用。
- 麻黃宣肺走表,能治風疹等皮膚病,常配合防風、蟬衣、蠶蟲、生地等同用。
- 麻黃有散寒通滯作用,可消散積痰凝血,與熟地、肉桂、鹿角膠、白芥子等配伍,可治療頑固的化膿性病變。
藥理作用
毒性
用法及劑量
麻黃煎服 3~10g。治療水腫及風濕關節痛,用量可略大。用於發汗解表、利水適宜生用麻黃;止咳平喘適宜炙用麻黃,兼能潤肺。3,4不良反應、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因虛弱而自汗、盜汗、虛喘者,當慎服麻黃。麻黃不能大劑量服用,中毒反應包括頭痛、心悸、大出汗、血壓升高、心動過速等。3,4
參考
- 李家實主編《中藥鑒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2月.
- 趙中振主編《香港中藥材圖鑑》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2004年6月.
- 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6月.
- 陶御風編著《臨証本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