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証

中醫診斷時,首先會辨別疾病屬外感或是內傷性質。如屬外感病,即感染各種外源性病邪而引起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往往由表入裏,疾病發展有一定的階段性與變化規律。治療重點為祛除病邪,與內傷病以扶助正氣的方式有很大分別。

張仲景 (150~219 AD)後世醫家將外感病分為傷寒溫病兩大類。根據中醫的觀點,他們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辨証方法有異;傷寒病以六經辨証為基礎,溫病則以衛氣營血或三焦辨証為基礎。

六經辨証最早記載於漢代張仲景(150-219 AD)之《傷寒雜病論》中,在書中對於外感病的辨証論治奠定了基礎原則。針對外感病的普遍証候,根據症狀特點,劃分為六個証型階段,包括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辨証時分別從邪正盛衰,病變部位,病勢進退及其相互傳變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凡是抗病能力強、病勢亢盛的,為三陽病証;抗病力衰減,病勢虛弱的,為三陰病証。實際上六經辨証基本上描述了臟腑十二經脈病的內容,但由於只注重分析外感寒邪病,所以是較局限的臟腑辨証。

由以上看出,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而言。傷寒病開始時,風寒之邪從皮毛腠理 而入,再循經脈深入臟腑,發病過程有特定規律;即一般由表入裏,由經絡入臟腑,由陽經入陰經。病邪的輕重、質強弱,以及治療恰當與否,都是決定傳變的主要因素。如病人體質衰弱,或醫治不當,雖陽証亦可轉入三陰;反之,如病護理較好,醫治適宜,正氣得復,雖陰証亦可轉出三陽。因而針對臨床上出現的各種証候,運用六經辨証的方法,來確定何經為病,進而明確該病証的病因病機,確立相應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藥,這正是六經病証分類的意義所在。

一般外感病的循經傳變途徑以下:

1. 太陽經 (小腸經、膀胱經)

1. 太陽 (小腸、膀胱經)

太陽病: 指外邪開始侵犯表體階段。又稱為表証



3. 少陽經(三焦經、膽經)

2. 少陽 (三焦經、膽經)

少陽病:指表証未能及時緩解,病邪開始侵入內裏,但又未達內部陽明水平的過度階段,屬於半表半裏之証。



2. 陽明經 (大腸經、胃經)

3. 陽明 (大腸經、胃經)

陽明病: 指外源性風寒邪轉化為火熱邪或者燥邪,直接傳入臟腑,影響陽明經相關部位。亦可因治療失當導致津液虛耗所引起。表現陽氣未衰,邪氣盛極的激烈情況。

 


4. 太陰經(肺經、脾經)

4. 太陰 (肺經、脾經)

太陰病: 病位在裏,表現虛寒証。是由三陽病傳入中焦,或脾胃素虛所致。



5. 少陰經 (心經、腎經)

5. 少陰 (心經、腎經)

少陰病: 表示病在心腎,出現嚴重虛寒,整體機能衰退情況。



6. 厥陰經(心包經、肝經)

6. 厥陰 (心包經、肝經)

厥陰病: 病變的最後階段,正氣與病邪相爭。但身體正氣已衰,陰陽嚴重紊亂。証候表現極為錯綜複雜。



三陽經病、三陰經病表現


六經病証是外邪侵犯人體,作用於六經,致六經所系的臟腑經絡及其氣化功能失常,從而產生病理變化,出現一系列証候。

病位 証候 主要表現
太陽病
外風 頭痛、發熱、出汗、惡風,脈。
表寒 惡寒、發熱、無汗、氣喘、頭頸痛、全身痛、骨節疼痛。檢查舌苔薄白,脈浮
陽明病
裏熱兼燥 高熱、出汗多、非常口渴、面紅、心煩大脈,舌苔黃燥。
胃腸實熱 身熱、下午潮熱、便秘、腹滿痛拒按、煩躁、嚴重者譫語、神志不清。脈實有力,舌苔黃燥或焦黑起刺。
少陽病
半表半裏 口苦咽乾、視力模糊、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厭食、心煩、噁心。舌苔白,弦脈
太陰病
脾胃虛寒 腹滿脹、時痛時止、喜溫喜按,腹瀉、嘔吐、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或緩弱。
少陰病
陽虛內寒 畏寒、精神萎靡、手足冰冷、腹瀉、泄瀉未消化食物、噁心、渴喜熱飲、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細。
陰虛火旺 心煩、失眠、口燥咽乾、或腹脹不大便、小便黃。舌尖紅,乾燥少苔,脈。
厥陰病
寒熱錯雜 口渴不止、寒熱錯雜、胸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嘔吐、四肢冰冷。舌苔白膩、脈弦數。

八剛來總結,三陽病証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証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陽經病屬表,多熱証、實証;陰經病屬裏,多寒証、虛証。三陽經病治療,以祛除邪氣為主;三陰經病治療,以扶助正氣為先。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六經辨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