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自我按摩法
中醫認為在體表施行各種手法,例如推、拿、摩、揉、捏、搓等,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力。保健按摩又稱自我按摩,在中國有悠久歷史。若配合某些特定的呼吸運動、肢體活動、意念控制等,即屬古代「導引」的範疇。保健按摩為古代養生學的重要內容,素為歷代養生家所推崇。自我按摩方式繁多,具體操作時,根據個人需要而選擇應用,例如高血壓可由以下九式組成:(參考下圖)
- 預備:閉目靜坐,雙手按膝,舌抵上腭,兩唇稍分,呼吸均勻。歷時5〜10分鐘,以安神定志。
- 明目:兩拇指分按於太陽穴(Ex-Hn5);兩食指按於攢竹穴(Bl2),然後自內向外作環形揉動。具有明目作用,改善視矇、眼花等。
- 平肝:兩中指按在百會穴(Gv20);兩拇指尖分別按在率谷穴(Gb8, 耳朵向前折起,耳尖直上兩橫指,便是此穴),然後拇指作前後方向的揉動。可平肝降火,緩解頭部不適。
- 止眩:兩中指按在風池穴(Gb20),兩食指尖按在天柱穴(Bl10, 風池穴下一橫指,再向內一橫指,即為此穴)。然後兩手同時作左右方向的撥動(即相反、相對方向)。能舒緩頭昏、頭脹、頭痛、眩暈、目糊等。
- 醒腦:兩手手指微微分開,置於前髮際處,再慢慢往後梳動頭皮,當拇指移動至風池穴(Gb20)處時,以拇指尖在該穴位作環形揉動。能使頭腦清醒,對頭部其他病症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 降壓:頭微向左傾斜,將左手掌側置於左喬空穴(位於耳後高骨斜向前下方,動脈搏動處),然後自上而下地抺動;同樣重複在右邊進行。可降血壓,緩解症狀。
- 清熱:左前臂屈曲90˚,置於腹前,掌心向腹,右手大拇指尖按在左曲池穴(Li11),作前後方向撥動;同樣重複在右邊進行。可平降肝火,清泄內熱。
- 補心:左前臂屈曲90˚,置於腹前,掌心向外上翹,右大拇指尖按在左內關穴(Pc6),作前後方向撥動;同樣重複在右邊進行。可補心,改善胸悶不適、透氣不暢等。
- 調氣:雙手置放大腿上,手臂稍展開,掌心向上,手指張開微屈;慢慢上提雙手至眼眉,同時進行深吸氣;然後慢慢放下雙手至與肚臍水平,同時深呼氣。可改善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