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的陰陽應用
根據中醫整體觀,疾病的過程就是正邪雙方矛盾鬥爭的過程,當病邪消退,正氣進入恢復階段,這場鬥爭才算結束。在施治時,一方面要袪除病邪,改善病況,另一方面要調理病人的生理機能,增強其自然抵抗力(正氣),促進康復。於是就有「扶正」和「袪邪」兩個法則,使疾病過程向痊癒的方向轉化。正邪鬥爭,有急有緩,有長有短,因病而異,但都可從整體的陰陽失衡情況來了解治療需要。
恢復陰陽調和是中醫治療最終目標,其總的原則為,補其虛(即補充不足的地方),瀉其實(即消除過盛的地方)。當一方表現過盛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時,治療便以消除過盛的一方為目標;但當一方表現不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時,治療則旨在補其不足的地方。如果過盛與不足同時存在,則補瀉兼顧。簡單來說,就是用適當的方法,使病情向相反的狀態轉化。
例如以下的一些具體治則都含有陰陽的意義:
-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 熱則寒之;寒則熱之;
- 濕則燥之;痰則化之。
陽盛(陽過多)
人體器官在病因影響下功能作用(屬陽)太旺盛了,導致發熱或其他緊張亢奮的病變。例如肺炎患者發高燒、面紅、呼吸氣粗、脈象數而洪大等,症狀表現為「熱」相對地過盛,屬陽症。由於陰的部分正常,故這些熱的症狀表示身體陽過盛。
陰虛(陰不足)
因體內營養物質(屬陰)不足,致濡養、滋潤、清涼、寧靜、內守等功能減退而產生的病變。根據陰陽相互制約關係,若陰精(體內營養物質方面)不足,陽氣(體內生理功能方面)便會相對地過盛,從而產生一些類似熱的症狀,如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等,這種熱症稱為虛熱或虛火。跟上述實熱不同,虛熱不能用寒涼藥物直折其熱,而應以滋陰中藥調理,使陰漸盛,以制約因陽亢產生的虛熱。辨証論治的重要
辨証論治是中醫診療的一個常規,即觀察症狀,決定病機,考慮治法,然後處方用藥。根據整體觀念,中醫透過臨床表現的徵象來認識疾病。中醫師通過四診來收集疾病信息,判斷病性寒熱、病勢緩急以及病變臟腑等,從而確定疾病証候及病變本質,然後對証下藥。如上例所示,虛熱和實熱兩者均表現為「熱」症,分辨兩者的差異非常重要。實熱表現為發高燒,口渴喜冷飲等,而虛熱則表現為午後發熱或有低熱,盜汗,手心、足心或胸中有悶熱感等。實熱的脈象會顯得快(數)而有力,而虛熱的脈象則顯得快而細弱。
臨床辨証是極為細緻的工作,症狀變化反映病情變化,有時看似是很不重要的症狀變化,恰恰是判斷病情的決定性因素。簡單如一例發熱症,中醫師還常常問:熱到什麼程度?有沒怕冷?有沒出汗?有沒口渴?有沒神識不清?大便如何?沒有頭痛、身痛、咳嗽等?患者在發熱的同時,如有其他不同症狀的加入,診斷就不同,治療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