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補益法?為什麼用補益法?

北京一間中醫院藥房的繁忙景象

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和整體的機能低下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醫學把這種病理狀態稱為"正氣虛",又稱為"虛証"。引起虛証的因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先天因素為胚胎時期在母體內發育不良所致,後天指飲食失調、七情勞倦、房室過度、久病大病、生育、環境影響或衰老等。

補益療法是通過滋養,補益人體陰陽的不足 。專門對付某一臟腑
或幾個臟腑,或氣血陰陽之一,或全部虛弱的一種治法。是中醫用以維持或恢復身體內在平衡的方法。雖然中醫學看似充斥哲學理論,其實它也有豐富的臨床療法,不論對輕微的不適或危重的疾病都療效明顯。補益療法包括飲食、藥物、針灸、推拿及房室幾方面。四種基本虛証: 氣、血、陰、陽

補益療法主要用於治療身體某些特定的虛損。虛証的表現會根據病因、損耗程度及受影響的臟腑而異。應用補法時,首先要掌握及分辨何種不足,繼而決定相應的措施,才能使病人獲得最高療效。補益療法主要針對以下方面:

1.氣虛

中醫所指的,可以理解為在體內的生命"能量"或"動力", 這能量會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氣有時亦個別地指某臟腑及經絡的生理功能狀態。氣虛証指全身或某臟腑功能衰退所表現的症候,尤其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不足。常見成因有久病、年老體衰、飲食失調、勞倦久傷等。其主要臨床表現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自汗,舌淡,脈虛弱無力。醫師主要通過提升功能,來恢復氣虛狀態。

2. 血虛

中醫將體內的理解為單純流動的紅色液體,負責灌溉營養物質於全身,與脾、肝臟有密切關係。其所指的營養不單限於脈管內輸送的物質,而是泛指所有包括非脈管傳遞的營養物。血虛導致身體失去滋養,主要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弱無力。另外婦女會有月經問題。血虛主要是由於失血過多,新血生成不及時;或脾虛弱,生血不足;或久病不癒,營血消耗過多所致。

3. 陰虛

中醫內容里包含的陰陽,不能單純以現代觀念概括為"物件",而應作為瞭解身體系統的屬性指標。陰陽是描述身體系統或功能的兩個相互對立的層面,疾病或功能不良是由於兩方面不協調所致。陰虛時,體內陽的部分會相對較活躍,呈現臟腑功能高亢,於是產生過多的能積聚,同時使臨床表現有:頭暈目眩,面色潮紅,口燥咽乾,潮熱盜汗,大便秘結,耳鳴目乾,舌質紅絳,苔少或光紅無苔,脈細弱快速。其成因及某些特定症狀會因不同的受累臟腑系統而異。

4. 陽虛

陽虛証反映臟腑功能低下,引起生理代謝緩慢及體內陰寒
積聚的現象。主要臨床表現有:面色皖白,形寒肢冷,畏寒喜暖,少動蜷臥,舌質淡,要重按才能感到微弱的脈搏。其成因及某些特定症狀會因不同的受累臟腑系統而異。

根據中醫四診法所得的有關陰陽症狀
診法
陰症
身體發熱、喜冷、口渴、大便乾結、尿量少、尿色深及灼熱。 發冷、畏寒、不口渴、喜熱飲、大便稀爛、尿量多、尿色清、胃口差、口淡。
面紅、眼睛有神、緊張、口唇乾裂、舌紅、苔黃。 面色淡白、精神萎靡、眼睛無神、倦怠無力、唇舌蒼白、舌體胖嫩、有白滑苔。
聲粗多話、呼吸快速、氣粗大、大小便惡臭。 聲音低弱、懶言、呼吸淺弱無力、小便清長、大便混有未消化食物殘渣。
脈浮數、洪大、滑實,手足溫熱,腹痛拒按壓。 脈沉遲、虛弱,手足四肢冷感,腹痛按摩可緩解不適感。
附注 所有對刺激主要臟腑有反應的症狀屬陽。 所有對抑制主要臟腑有反應的症狀屬陰。
對於健康人士來說,並不需要額外進食補品。需要補養的體虛者,也不一定只有吃營養補品才能補益體虛。人體的健康是靠多種營養成份來維持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吃的各種食物,不論是主糧、雜量、蔬菜、水果等,都已含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份。只有在大病、久病、產後、消化不良、或不良的飲食習慣,或某種疾病等因素,使身體不能全面地吸收營養,以致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形成虛症時才服用。 《黃帝內經》

 "虛者補之"是應用補益法的基本原則。《素問.通評虛實論》定議為"精氣奪則虛",也就是說凡人體正氣不足者,皆可以應用補益方法。應用補益法須依據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証論治思想,同時亦要參考以下原則:

1. 因時補益
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補益。《黃帝內經》內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為此補益法則的理論依據。中醫認為外界自然氣候與體內氣的運行有密切關係,因此現代醫家對四季通補的具體方法是:

  • 春宜"升補"--應用具有升陽、發汗及袪寒的補品,提升身體功能;用於此法之中藥物有麻黃;
  • 夏宜"清補"--利用寒涼補品,達到清暑熱、解渴生津之效;用於此法之中藥物有蓮荷;
  • 秋宜"平補"--利用藥性比較平和之補品,對一般虛証進行補益;用於此法之中藥物有人參;
  • 冬宜"滋補"--利用藥性比較滋潤之補品,達到袪燥保暖之效;用於此法之中藥物有鹿茸。

麻黃 蓮荷 入參 鹿茸
麻黃 
蓮荷 
入參 
鹿茸 

2. 因地補益
根據不同地域,而施以不同的補益方法。《內經》的"異法方宜"為此補益法則的理論依據;由於南北人群體質差異和南北醫家用藥經驗的不同。一般醫家以為南方地域較適宜涼補,北方地域較適宜溫補的情況。

3. 因人補益
根據人的體質不同而施以不同的補益方法。《內經》描述所謂"陰陽二十五人"是此補益法則的理論依據;後世醫家亦對體質進行了不同的歸納和分類,如燥紅質、遲冷質、倦皖質、膩滯質、晦澀質及正常質等。臨床應用時必須結合體質辨証施補,例如對燥紅質者應以滋陰清熱補益法;遲冷質者應用壯陽袪寒補益法;而正常質者須以氣血陰陽併補的平補法。

4. 因病補益
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進行補益。在一些危急或嚴重情況,多用"峻補"之法,即應用較大劑量的藥物作緊急搶救,或以大量味厚質濃的滋膩藥品在短時間內達到療效。些法只限於虛損較甚者,長期則易損,造成消化吸收的障礙,甚至會起相反作用。大多情情況下,能採用"緩補"之法,堅持劑量小、時間長的原則,緩緩地產生效果。

在補虛時還要注意防止"閉門留寇",警惕"虛不受補"的現象。"寇"即病邪,對於還沒有完全清除病邪的病人,補養之品不宜過早應用,以免"閉門留寇",必要時應與袪邪藥配合以扶正袪邪。所謂"虛不受補",是說虛証病人服用補藥或補品後,出現口乾唇焦,煩躁失眠等虛火上炎,以及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本身脾胃虛弱,而許多補品比較膩滯和不易吸收,服用過量反而加重脾胃負荷。另一方面陰虛患者身體虧耗及體液不足,神經系統功能不平衡,多數表現交感神經興奮,而許多補養品,特別是補氣和補陽之品,能興奮神經系統,使原有的虛火症狀加重所致。

食療 藥療 灸療
食療
涼茶
艾療
 
隨著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補益種類日趨增多,通過多種途徑,都可以達到目的。
  • 食物補益: 飲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產生身體能量"氣"的必需品,中醫很早就認識到"絕食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現代醫家莫不致力於食補的研究,藥食同源,通過不同的食物調配,可起到補益虛損的目的;
  • 藥物補益: 將補益藥物合理配伍,以補人體氣血陰陽的虧損,此手法是平日治療虛症的主要途徑,在中醫治法中非常重要。中醫藥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孫思邈《千金要方.服餌》中謂"五十以上,四時勿闕補藥,如此乃可延年,得養生之術耳",書中亦列陳有一些補益藥方;
  • 針灸補益:灸法能大壯元氣,溫補脾,益陽驅。至於針刺法的補益之功,雖有部分醫家表示懷疑,但有更多的醫家創立了許多不同的針刺補益手法;
  • 推拿補益推拿身體腧穴,通過手法調整達到補益目的。推拿是在人體一定部位上,運用各種按摩手法和進行特定的肢體活動來防治疾病的方法。常常按壓於一些具有補益功能的穴位,如關元、三里等;
  • 房室補益: 健康的性生活,使人血氣和平,袪疾長壽。

關元穴 手三里穴 足三里穴
  具有補益功能的穴位   


在傳統中醫觀點,補益法的作用機理有:

1.扶陽益陰陰陽失調是引致疾病或功能混亂的基本原因;失調指陰陽的比例出現不平衡及不平均的問題。由於兩方面相互對立制約,當一方面不足時,另一方面就相對強盛,因此通過補其虛,可以恢復陰陽的調和,達到健康狀態。中醫臟腑圖

2.強化臟腑機能:臟腑功能旺盛,則運化功能活躍,封藏腎精豐富,生命力旺盛。相反,虛証形成則封藏失職,氣化傳導功能低下。

3.激發氣血活力:氣血以流通為貴,而流通的前提在於氣血充盈。若氣虛血少,則因虛而導致瘀滯,難以發揮氣血對機體的溫煦滋潤之功。 補法可以促進血氣的生化,改善氣血不足之狀態 。

4. 現代醫學認識:應用現代科學手段研究中醫補益方法的作用機制,始於20世紀初,近年間已取得豐碩成績。初步已確實補益食物、藥物及針灸的作用機理;研究資料顯示,其防疾祛病關鍵在於能提升體內多方面的功能,包括以下作用:


  • 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
  • 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 促進性腺機能
  • 改善泌尿系統功能
  • 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 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 調節神經系統功能
  • 改善血液系統功能
  • 改善循環系統功能
  • 改善人體代謝功能
當然,以上所言非一種補益藥物或食品所完全具備,而是對所有補益法總機制的概括,不同的補益方法在作用機理上又有一定的傾向性。



參考

1. 党毅,中醫營養食療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2. Dang Yi, Peng Yong & Li Wenkui, Chinese Functional Food, New World Press, 1999.
3. Dang Yi, Wang Huizhu & Peng Yong, Chinese Health Tea, New World Press, 1999.
4. 羅元愷主編,中醫婦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5. 史宇廣,單書健主編,小兒腹瀉專集,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
6. 唐.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5
7. 元.忽思慧撰,劉玉書點校,飲膳正要,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6
8. 高學敏,中藥學,第一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9. 冷方南等主編,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10. 党毅,吃五穀更健康,第一版,臺灣:元氣齋出版社,1994 11. 賈春華等編著, 補益全書,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12. 黃木坤編著, 補身必讀, 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1993 13. 歐明主編,漢英中醫辭典,廣東科技出版社,1999。

作者

Dang Yi (黨毅) MD PhD
Professo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Visiting Professor, Middlesex University, London, UK;
Vice Director, Gourmet Food Institute of Health Care and Nutrition of Beijing, PRC.

編輯

Angela Collingwood MSN,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 Holdings Ltd.
Rose Tse,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 Holdings Ltd.
Jennifer Eagleton, BA & MA (Asian Studies)
Raka Dewan,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 Holdings Ltd.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什麼是補益法?為什麼用補益法?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