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 : 定義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以腸道炎症病變為主的疾病,其特徵表現有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病變往往由直腸及結腸末端開始,之後向上發展累及整段大腸。一般起病緩慢,症狀在數星期內逐漸加重,至出現典型的黏液膿血便。當中約 20% 的患者,首次發病即會泄瀉膿血便,並伴隨其他嚴重症狀,病變涉及整段大腸。

潰瘍性結腸炎好反覆發作,患者通常急性發作持續數星期至數月,之後有段漫長的緩解期,如此交替出現或持續並逐漸加重。

大腸分段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由世界衛生組織於 1973 年定名為特發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本病是一種以慢性腹瀉、腹痛、黏液和膿血便為主症的炎性疾病,病情輕重不等。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中醫內科的「泄瀉」、「痢疾」、「便血」、「腸風」或「臟毒」等範疇。

白頭翁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本病的存在,《黃帝內經》中有「腸擗」的記載,症狀即包括「便血」、「下白沫」、「下膿血」等。《金匱要略》創用白頭翁湯桃花湯,以清腸解毒、溫澀固下之法進行治療,對後世影響很大,為本病提供了理論依據。現代中醫認為本病為內癰,治法以灌腸結合內服藥為主。


在用藥方面,傳統方藥以健脾益氣、清熱袪濕為主,不過益氣活血方藥日漸受到重視。有關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探索。

綜合而言,潰瘍性結腸炎屬臨床常見難治病,中醫藥治療有一定的優勢。


潰瘍性結腸炎 : 成因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多見於青壯年,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 5 歲至 80 歲不等,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這個病在世界各地都有記錄,高發地區包括英國、美國、北歐、澳洲等;發病率較低的地方為亞洲、日本及南美。

本病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涉及食物過敏、遺傳基因、環境、感染等。由於免疫系統障礙,自身對所謂過敏原反應過度,例如腸道中某些食品成分或微生物等,繼而引起大腸黏膜出現炎性反應,擾亂正常生理功能。

感染: 雖然有報導顯示對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使用抗生素能提高療效,但通過很多方法仍未能明確是那一種細菌或病毒致病,由此表示本病並非由單一致病原引起。某些可能性病原微生物,例如志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已進行過調查,但發現與病因無特異性關係。

食物過敏: 基於一部分病人表現有牛奶過敏症,因此認為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是重要因素之一。調查亦顯示約 20% 的病人在戒除奶類食物後,可以得到緩解。不過目前還未有充分的科學數據支持這個想法。

遺傳基因: 有證據支持本病與遺傳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親屬比一般人更易發生類似的病況,而且約有 10 至 20% 的患者當中,其家中至少有一位親屬患有相同疾病。很多與本病相關的基因已被檢出,它們很可能引起代謝障礙以及結締組織毛病。

精神因素: 本病患者的病情,與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變化有關。有人認為情緒問題可致大腦皮層活動紊亂,通過植物神經系統,使胃腸道的分泌、血管活動反應失常,從而促成結腸黏膜的炎症、糜爛及潰瘍。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有稟賦不足、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情志不調等。各種原因影響脾臟運化水谷、水濕功能,及腸道傳導水濕和飲食代謝的功能,致濕熱內生,蘊結腸腑,導致反覆發作。中醫認為其發病機理如下: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病機

大腸濕熱
素來脾胃虛弱,運化失常,積聚水濕並郁化熱邪,濕熱蘊結於大腸,致傳導失職而腹瀉;濕熱壅阻氣機則腹痛;腸道脈絡灼傷,脂膜腐蝕而瀉下赤白黏液,甚至便血;濕熱之邪耗損氣分則泄膿,若氣血皆傷,則膿血兼見。

食滯胃腸
因飲食不節,導致脾胃運化失職。食積不化而腐敗,使糞便臭如敗卵;宿食阻滯腸胃而腹痛、腸鳴;濁氣下泄則瀉後痛減;濁氣上逆則噯腐酸臭、厭食。

肝郁脾虛
肝氣失泄,橫逆乖脾,而致大便鬆散便次增多,每因惱怒動肝而發病;氣滯則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時時腹痛欲瀉;肝脾不利,脾被濕困,則大便稀薄;肝郁化熱,傷及血絡,則性情急躁,大便混有膿血。

脾胃虛弱
脾虛清陽不升,運化失職,水谷雜下,導致大便時溏時瀉、便中出現未消化食物、沒胃口;氣虛血少表現面色萎黃、乏力;脾氣下陷則腹脹、肛門下墜感,甚至大便失禁。

瘀阻腸絡
泄瀉日久,導致腸絡血瘀。瘀血內停損傷腸道,引發腹瀉糞質稀少,兼混有黏液黯血;血脈不通則痛,痛處固定。

脾腎陽虛
久病傷及腎陽命門火衰,身體蒸騰推動不足,繼而發展為慢性頑固性病程。脾腎陽虛,胃關不固,形成腹痛腸鳴即瀉;腎虧則腰膝酸軟、胃腹部怕冷、小便清長。

總括而言,潰瘍性結腸炎不只是結腸局部的病變,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臟腑功能障礙,陰陽失調關係密切。有學者認為氣滯血瘀亦具有重要意義。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發病初期多為濕熱內蘊,病久及腎則出現脾腎陽虛,乃至陰陽俱虛之症。                                    


潰瘍性結腸炎 : 症狀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表現有腹瀉、腹痛、黏液膿血便。大多起病緩慢,開始時症狀潛隱,遷延數星期甚至數個月後,才意識到需要 專科診治。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為發作誘因。

腹瀉為主要症狀,通常反覆發作或持續不癒,輕者每天 2-5 次,重者 20-30 次不等。糞質呈糊狀,兼混有黏液和膿血,有時只有黏液、膿血而無糞質。肛門下墮感明顯,時刻有便意。個別病人早期或會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

腹瀉是潰瘍性結腸炎典型症狀


嚴重腹瀉者,多伴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陣痛,疼痛性質以脹痛、絞痛為主,較為固定,也可波及全腹。呈現痛則瀉,瀉後痛減的規律。其他消化症狀有厭食、上腹飽脹感、噁心、嘔吐、噯氣等。全身表現有貧血面容、發熱、消瘦、水腫、心率加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營養障礙等。腸道外症狀多見於急性期病人,包括關節炎、皮膚結節紅斑、虹膜炎、肝臟腫大等。

根據臨床急緩、病情輕重,一般分為三型:

  • 輕型:發病緩慢,腹瀉輕每天少於 4 次,糞便有時成形,血、膿和黏液較少,呈間歇性。可有輕度腹痛,無明顯全身症狀。 
  • 中型:每天排便 5 至 6 次,糞便混有大量血、膿和黏液。如果直腸完全受累,可有大便失禁的問題。病人還伴有腹痛、低熱、疲倦等。 
  • 重型:每天起碼瀉膿血便 6 次以上,常伴厭食、噁心等營養不良症候。在暴發型病人更可有嘔吐,還有重度貧血癥候如氣短、腳踝浮腫、疲倦等。其他包括嚴重腹部疼痛或絞痛、體重下降、發燒、心跳加速、暈眩等。

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道外症狀,包括:

 

  • 皮膚:大多數皮疹與藥物治療有關,例如由磺胺呲啶 (Sulfasalazine) 和 5-氨基水楊酸 (5-ASA) 引起的皮膚過敏症或光敏性皮炎。壞疽性膿皮病常常與本病有關,主要發生在身軀和四肢上。
  • 口腔:約有 10% 急性患者出現口腔潰瘍。 
  • 眼部:眼部炎症大概發生在 5% 至 8% 的急性患者身上,可以用皮質激素滴眼來控制症狀。 
  • 關節:大關節比如膝、髖、踝、腕、肘出現紅腫疼症, 大概發生在 10% 至 15% 的急性患者身上,隨同病情進入緩解期,關節症狀就會消失。 
  • 肝臟毛病:在重型患者,肝 酵素常常會輕微上升,但 會隨同病情進入緩解期,回復正常水平。不過,可能有 3% 的患者會有嚴重肝臟併發症,膽管發生慢性炎症,導致肝功能持續惡化。引起肝病的原因不明,目前療效亦不滿意。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特徵為反覆發作或持續不愈的腹瀉。腹瀉嚴重者多伴腹痛,呈痛則瀉,瀉後痛減。此外還有便血、裏急後重、消化不良等。全身症狀包括發熱、消瘦、水腫等。中醫師在檢查時,特別注意腹瀉的頻率、糞便性狀、排便感覺以及伴隨的不適症。


大腸濕熱
起病較急,腹痛即瀉,瀉下急迫而頻,糞便臭穢夾帶膿血,或瀉下含膿黏液便,或瀉下黃色水樣便,腹脹腸鳴,肛門灼痛,身熱或寒熱交替,心煩口乾而不欲多飲,沒胃口,小便澀短。

寒濕凝滯
腹瀉,泄瀉黏液膿血便,糞中黏凍多膿血少,或為純白凍,腹部絞痛,裏急後重,口淡乏味,胃脘區滿悶,頭痛身重,小便清。

氣滯血瘀
慢性腹瀉,每次排便量少,大便時稀時乾,夾帶黏液或黯血,或排泄光漆黑便,便後不盡,腹部刺痛,痛處常固定在左下腹,按之痛甚。其他症狀有腹脹腸鳴,面色晦黯,下腹部可捫及包塊。

肝鬱脾虛
腹瀉多見於情緒緊張或激動之後。每次腹痛欲瀉,瀉後痛減,大便稀鬆,粘液較多,時夾膿血,左少腹墜脹感或裏急後重。伴隨胃口差,頻頻放屁,胸脅脹滿,嘆息不止,性情急躁。有些患者或會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脾氣虛弱
患者時有爛便,時有腹瀉,糞中帶有黏液或膿血,或夾有未消化食物,遷延反覆,勞累後爛便加重,稍進油膩食物,則排便次數明顯增加。其他包括胃口差,餐後 胃脘脹悶,面色不華,神疲倦怠,或腹脹有下墜感,甚則脫肛。

脾腎陽虛
黎明之前,臍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大便稀爛,多混有未消化食物,形寒肢冷,手足不溫,腰酸膝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或夜尿頻多。

中醫內臟圖像

上述的大腸濕熱、寒濕凝滯、肝鬱脾虛、氣滯血瘀,在發病初期都可見到,當病情遷延,臟腑氣血耗傷,則有脾氣虛弱、脾腎陽虛証。証候間可相互兼夾,亦會相互轉化。


潰瘍性結腸炎 : 診斷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需要根據病史、糞便檢驗、腸管內竅鏡檢查、直腸或結腸活組織檢驗來確診。

糞便檢驗
病人糞便中含有膿細胞、紅血球和白血球 ( 通常是 嗜酸性白細胞 ) 。由於 結腸感染亦可有類似症狀,因而需要排除是否屬感染性疾病,例如寄生蟲、阿米巴或細菌引起。

乙狀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
醫生利用內竅鏡檢查,可以直接看到腸道黏膜上的典型表現,例如紅腫,微細出血點、潰瘍等。長期慢性患者還可能看到結腸息肉。對暴發型結腸炎的病例,需要用結腸鏡檢來診斷腸道病變程度。

活組織切片檢查
內竅鏡檢查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獲取組織樣本,排除其他病變,比如克隆病等,以便確診。

鑑別診斷
克隆病患者會有與本病相似的症狀,分別在於克隆病的大小腸同時受影響,利用內竅鏡和 X 光片就可區別兩者。另外,某些實驗室檢驗和組織活檢亦有助鑑別。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痛,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溏稀或帶有黏液膿血,或裏急後重為主症。中醫診斷會根據四診所得的資料,找出某些特徵症狀以及脈象、舌象來決定証型。以下是辨証要點:


大腸濕熱
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肛門灼痛,身熱,小便澀短。舌苔黃膩,脈滑數。紅舌黃膩苔


寒濕凝滯

腹瀉,糞中黏凍多膿血少,腹部絞痛,裏急後重,胃脘滿悶,頭痛身重,小便清。舌質淡,苔白膩,脈澀緩。

氣滯血瘀
腹瀉糞少,帶黏凍或黯血,便後不盡,腹部刺痛,痛處固定,腹脹腸鳴,面色晦黯。舌邊有瘀斑或舌質暗紅,脈弦而澀。

肝鬱脾虛
腹瀉多見於情緒緊張或激動之後。腹痛欲瀉,瀉後痛減,頻頻放屁,胸脅脹滿,嘆息不止,性情急躁等。舌苔薄白而膩,脈弦。

脾氣虛弱
消化道症狀於勞累後或稍進油膩,即明顯加重。其他包括厭食,餐後胃脘脹悶,面色不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脾腎陽虛
黎明時刻腹瀉,瀉後則安。大便混有未消化食物,形寒肢冷,手足不溫,腰酸膝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或夜尿頻多。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一般來說,醫師辨証時,首要區分寒熱虛實。畏寒喜暖,大便清稀,或夾黏凍,舌苔白,多屬寒証;瀉下急迫,肛門灼熱,下泄紫紅膿血,舌苔黃,多屬熱証;新病急驟,痛勢急迫,腹痛拒按,瀉後痛減,多屬實証;病程較長,泄瀉反覆,腹痛喜按,神疲,消瘦,多屬虛証。


潰瘍性結腸炎 : 治療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症狀,撫平腸黏膜的炎症反應,並延長症狀緩解階段。治療方案會根據腸道病變程度而異。抗炎藥物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含有 5-氨基水楊酸 (5-ASA) 的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可通過口服或局部用藥而減輕結腸和直腸的炎症反應。

5-氨基水楊酸 (5-ASA) 
輕度或中度表現患者,只涉及直腸附近病變,以 5-ASA 直腸給藥效果最佳。藥物劑型可以是灌腸液、泡沫、凝膠及栓劑,無論任何劑型的藥效都一樣。如果選擇口服,磺胺呲啶 (Sulfasalazine) 和 5-ASA 衍生劑如 Mesalamine, olsalazine 和 balsalazide 亦有效,但相對於直腸給藥方式,其緩解率較低。

在急性期,磺胺呲啶沒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效,此藥主要的作用是一旦急性炎症消失,可以幫助維持緩解階段。不過它有很多副作用,例如頭痛、噁心、嘔吐等。男性患者亦常引起皮疹和不育問題。

新型 5-ASA 衍生劑如 Mesalamine, Olsalazine 和 Balsalazide 較少副作用,對急性期及緩解階段都有幫助。

腎上腺皮質激素 
如果 5-ASA 未能控制病情,於急性期必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處理。可以用 氫化可的松,比如灌腸、栓劑或泡沫來直腸給藥,暴發型病例最好口服。潑尼松和可的松是暴發型病例常用口服藥,但長期使用可以引起很多副作用,包括骨質疏鬆和白內障。嚴重病患留院期間,可靜脈滴注 皮質激素。雖然激素治療可以有效地和快速地減輕急性期症狀,但對於整體病情沒有幫助,持續使用並不能維持長期緩解,因此只適用於急性期。

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常用於減輕或戒除皮質激素應用,同時亦用來維持由激素治療後的緩解階段。藥物包括硫唑嘌呤,己巰嘌呤和 Cyclosporine 等,前兩種屬最常見的治療藥物。此類藥物對於因停用激素而引致反覆發病最有效,但需要至少 6 個月才能顯效。用藥副作用包括噁心、發燒、胰腺炎、肝功能異常等,亦有骨髓抑制可能,因而用藥時必須密切注意血象。

Cyclosporine 用於暴發型留院病例,對於高劑量 靜脈滴注 皮質激素不理想者。此藥雖然有口服劑型,但靜脈注射療效較好。此外它較硫唑嘌呤和己巰嘌呤更快顯效,不過仍未能證實可以有效維持緩解。Cyclosporine 沒有骨髓抑制作用,但會引起腎中毒。

手術治療
對一些暴發型、病變範圍廣泛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手術亦用於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病例。手術指癥包括嚴重出血、毒性巨結腸、穿孔危險,以及不典型增生和癌症等。

中醫


以中醫分析,潰瘍性結腸炎主要是脾胃失運,腸中有滯,清濁相干,氣血不和的問題,因而基本治則為運脾理腸,去滯化濁,調和氣血。在發作期採用通臟解毒手法為主,緩解期則注重健脾助運。另外,即使臨床症狀消除,延長服藥時間,對防止本病復發非常重要。

I. 辨証分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大腸濕熱

治則:清熱化濕,導滯和血。 

方劑舉例芍藥湯加減。
方中芍藥、當歸行血和營;木香、檳榔、大黃行氣導滯;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全方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導滯,調氣和血功效。芍藥


寒濕凝滯

治則:溫化寒濕,調和氣血。

方劑舉例胃苓湯加減。
方中白朮、蒼朮袪濕健脾;陳皮、厚朴調氣散寒,又溫通助化寒濕;桂枝、生薑溫散寒邪;茯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濕。

氣滯血瘀

治則:行氣活血,袪濕止痛。

方劑舉例少腹逐瘀湯加減。
方中蒲黃、五靈芝、當歸、川芎配合為主藥,活血化瘀,養血新生;香附、延胡索、赤芍、沒藥行氣活血定痛;肉桂、乾薑、小茴香溫經散寒行瘀;腸絡瘀血得散則泄瀉,腹痛自止。

肝鬱脾虛

治則: 抑肝扶脾,理氣化濕。

方劑舉例痛瀉要方加減。
方中柴胡、白芍、青皮疏肝理氣,緩急止痛;白朮、茯苓、陳皮、山藥理氣健脾祛濕;防風、薄荷疏肝養肝,醒脾燥濕;甘草緩急而調和諸藥。

脾氣虛弱

治則: 補中益氣,升陽止瀉。

方劑舉例參苓白術散加減。
方中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為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代表方。輔山藥、蓮子以助健脾益氣之力;配薏苡仁、白扁豆滲濕健脾;砂仁、陳皮醒脾和胃,理氣寬中;桔梗載藥上行。全方有健脾補氣,除濕止瀉之效。

脾腎陽虛

治則:健脾溫腎止瀉。

方劑舉例真人養臟湯加減。
方中以黨參、白朮、炙甘草溫脾益氣;肉桂、肉豆蔻溫腎暖脾,散寒止瀉;木香以調氣;白芍則緩急止痛;當歸和血;訶子、罌粟殼收澀固脫。全方溫暖脾腎,收澀固脫,調和氣血,對於瀉利日久,腸中積滯已去,呈現虛瀉滑脫者,甚宜。


II. 中藥直腸給藥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中藥保留灌腸是將藥液經肛門注入腸道內,通過腸壁黏膜的吸收而發揮局部作用。藥液在腸內保留時間越長,灌腸效果越好。過程中,有效成分直接經由腸道黏膜吸收,能 迅速 改善局部炎症,有利組織修復。病變如淺表糜爛、潰瘍、充血、水腫、膿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輕乃至消失。

一般在灌腸前,先排空大便,清潔大腸。用肛滴法使藥液緩緩滲入腸腔,藥液停留至少 4 小時。每日 1 次,每次約 200ml,液溫在 37 - 40°C 之間,14-20 天為一個療程。間隔 4 天再開始另一療程,最多 3 個療程便顯效。灌腸藥物可按証選用。

 

  • 大腸濕熱:白頭翁、野菊花、蒲公英、黃連、敗醬草、黃柏等。
  • 血瘀腸絡:丹皮、黃芩、槐花、田七、血竭、地榆等。
  • 肝旺脾虛:白芨、柴胡、白芍、烏藥、郁金、防風等。
  • 脾腎陽虛:黃芪、黨參、白朮、當歸、乾薑等。

黨參

 

III. 潰瘍性結腸炎的針灸療法 


針灸對糾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免疫失衡有明顯作用,提升整體抗病力,更可解痙、鎮痛、消炎、改善局部循環。由於腸道紊亂,而出現腸肌蠕動亢奮、痙攣等,都可利用針灸療法來使全身鎮靜和降低腸肌興奮性,常常作為輔助措施。

體針示範

  主穴:臍中四邊穴 ( 位置是臍之上下左右旁開 1 寸處 )、天樞、關元、氣海。

  配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先對臍中四邊穴以上下左右為序,快速進針,緩緩刺入 3-5 分,捻轉 30 鈔,不留針。其餘穴位在進針得氣後,留針15-20 分鐘,留針期間可施溫針法。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為一療程。

艾灸示範

  主穴:中脘、天樞、關元、上巨虛。

  配穴:大腸俞、脾俞、胃俞、足三里、太溪、太沖、三陰交、中膂俞。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上巨虛用黃豆大之艾炷施直接灸,灸 21-25 壯,使穴區形成一直徑為 0.8 -1cm 的焦痂,5-7 日形成灸疱,3-5 星期內灸疱會愈合。其他腹部穴用艾條灸 30-40 分鐘;配穴以艾條作雀啄灸,每次 15-20 分鐘。上法除直接灸外,每日或隔日 1 次,15-20 次為一療程。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穴位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穴位 


潰瘍性結腸炎 : 預防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並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大概有 70% 的患者將預計在 12 個月後復發。堅持 5-ASA 和硫唑嘌呤或己巰嘌呤治療,可以防止急性發作或暴發。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尚無具體的預防措施。對於反覆發作或持續的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注意起居,避免勞累,增強體質,預防腸道感染,有助防止誘發或加重病情。參考傳統養生保健。

患者的飲食調護十分重要。平時宜食清淡、易消化、少油少渣的食物,並注意寒溫適中,應戒酒。寒証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熱証患者忌食辛辣食物。參考根據中醫體質特點選擇飲食。

虛証患者宜適當服用益氣血、健脾胃食物,如山藥、白扁豆、茯苓、大棗、百合、薏苡仁、芡實、蓮子、枸杞子之類。實証者宜適當服用利濕、活血、溫中或清熱之品,需要辨証選用。如利濕行氣、活血化瘀用薏苡仁、茯苓、陳皮、焦山楂等;溫中散寒用生薑、乾薑、肉豆蔻、高良姜等;清熱利濕用青瓜、馬齒莧、赤小豆、白扁豆等。但注意要有節制地進食調護,過食則傷脾胃。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食療方

 馬齒莧綠豆湯:新鮮馬齒莧 120g ( 或乾品 60g ),綠豆 60g,煎湯服食每日 1-2 次,連服數天。適合濕熱偏重、便帶膿血者。

新鮮馬齒莧

 白頭翁解毒湯:白頭翁 50g,金銀花、木棉花各 30g,煎取濃汁 200ml,加白糖調味,溫服每日 3 次。適合濕熱偏重、便下膿血者。

  蓮子芡實粥:蓮子 30g,芡實 60g,加水煮粥,加白糖調味,每日早晚各 1 次。適合脾腎虛之久瀉者。

 山藥羊肉粥:鮮山藥 500g,羊肉 250g,煮爛後入糯米 250g,加水適量煮粥,每日早晚食用。適合慢性腹瀉而脾腎虛弱者。

 補骨脂炖豬腰:補骨脂 10g,豬腎 1 個,薑蔥適量調味。洗淨材料切碎,慢火炖煮 2 小時,飲湯食肉。適合慢性腹瀉而脾腎虛弱者。


潰瘍性結腸炎 : 參考

西醫參考

  1. Korbluth A, Sachar DB. Ulcerative colitis practice guidelines in adul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997; 92(2): 204-211.  
  2. Podolsky DK.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2; 347(6): 417-429.  
  3. Gionchetti P, Amadini C, Rizzello F, et al.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and pouchiti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2; 16 (Suppl 4): 13-19.  
  4. Kamm MA.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2; 16 (Suppl 4): 21-24.  
  5. Daperno M, Sostegni R, Rocca R, et al. Med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2; 16 (Suppl 4): 7-12.  
  6. Nicholls RJ. Ulcerative colitis –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treatment.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2; 16 (Suppl 4): 25-28.  
  7. Jewell DP. Ulcerative Colitis. In: Feldman M, Scharschmidt BF, Sleisenger MH, Klein S, et al, eds. Sleisenger &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Edinburgh: Saunders Company, 1998.  

作者 

Jiwon Kim, Pharm.D. 

臨床藥劑學助教,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Pharmacy 


中醫參考  

  1. 黃泰康《內科疑難病中醫治療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2. 鄭芝田《胃腸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3.  
  3. 李乾構,王自立《中醫胃腸病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3.  
  4. 馬汴梁《中西醫結合胃腸病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3.
  5. http://www.cintcm.com  
  6. 段富津《方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作者  

黨毅博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編輯

Jennifer Eagleton, BA, MA (Asian Studies),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潰瘍性結腸炎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