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又叫「按摩」、「按蹻」、「喬摩」等,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對體表特定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來防治疾病的方法。推拿具有疏通
經絡、滑利關節、調整
臟腑氣血功能。它不受設備、器械等條件限制,也不干擾正常生理功能。
每位推拿師傅的施行手法、強度、時間和活動肢體方式,會由於承師及臨証體驗的不同,而各有特色。
手法示範
揉氣海、關元各30次,摩神闕至
丹田順逆各30次,擦腰眼30次,橫擦部30次,按揉足三里、三陰交各30次。具有溫養下元、壯陽補虛作用,對於月經不調、不孕等均有幫助。(參考針灸章節附圖)
足底反射區按摩
十二經脈中,足三陽、足三陰都與足部有直接聯繫。其中主要的有:大拇趾是肝脾兩經通道,第四趾膽經,小趾屬膀胱經,足心是腎經。某些中醫師觀察到,足底與全身的關係,好似一個胎兒平躺在足掌面,其頭部位於足跟,臀部朝向足趾,臟腑則分布在足跖間中部。刺激相應的足反射區可以調整全身功能,防治疾病。
手法示範(參考附圖)
- 以熱水浴足30分鐘;
- 先按左腳;點按腎區,推按腎至膀胱區之間,之後按輸尿管區,再點按膀胱區;
- 點生殖腺、垂體、脾區;
- 推肝區;
- 最後重複點按腎區,推按輸尿管和膀胱區。
- 按摩右腳重複上述步驟。
足底反射區
1. |
腎 |
2. |
膀胱 |
3. |
輸尿管 |
4. |
生殖腺 |
5. |
腦垂體 |
6. |
脾 |
7. |
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