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對於高血壓的調養原則

傳統中醫把高血壓看成是身體的一種異象,由多種病因導致血壓調節失常。高血壓的發生與先天體質異常、長期精神壓力、飲食失節,及內傷虛損有關。其病位多在腎臟,而婦女還與衝任失調密切相關。臨床觀察,各期高血壓病可以總結歸納為不同的中醫証候範疇。
中醫臟腑

中醫臟腑

早期高血壓患者:實証為主,如肝陽上亢、氣滯血瘀、痰濕中阻等;
中期高血壓患者:虛實夾雜,如氣虛血瘀、陰虛陽亢、氣虛痰阻等;
晚期高血壓患者:虛証為主,瘀滯亦重,如肝腎陰虛、氣虛、命門火衰等。
中醫治療著重整體調理,不僅僅降血壓,還會緩解症狀,重整血循環,改善血液成份,保護心、腦、腎等,以恢復身體自調能力,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為最終目標。中醫強調因人施治,用藥選擇必須根據不同發病、不同的狀態,所謂辨証論治。當中針對高血壓病而常用的方法包括: 1. 除濕化痰降壓:促利尿,通過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及鈉鹽,還有降血脂和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常用藥材包括粟米鬚、車前子、白朮、茯苓、澤瀉、巴戟天等。這些中藥可單獨用於輕度高血壓,也可與其他降壓藥材合用於中、重度的高血壓,協同或增強整體降壓效用。 2. 活血化瘀降壓:鬆弛血管,使血液流動暢順,令更多血液灌注於器官組織中。另外還可鎮靜中樞神經,減慢心跳,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改善血壓調節。有效藥材包括丹參川芎、益母草、紅花、桃仁、山楂三七等。 3. 平肝熄風降壓:能鎮靜中樞大腦,調節神經傳遞,擴張血管,利尿,調節鈣代謝等,有效藥材包括鉤籐、天麻、石決明、菊花、夏枯草、白芍、龍骨、牡蠣、珍珠母、磁石等。另對高血壓患者兼有的常見症狀有良好作用。
鉤籐 天麻 石決明
鉤籐 天麻 石決明
4. 清熱瀉火降壓:擴張血管,促進代謝排泄,鎮靜中樞。有效藥材包括龍膽草、黃芩、黃連、野菊花、夏枯草、玄參、槐花、萊菔子、青葙子、決明子、牡丹皮等。 5. 滋陰補益降壓: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均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表現,一些滋陰養陰之品,如酸棗仁、何首烏、白芍、天冬、沙參、玉竹、龜板、鱉甲、旱蓮草、女貞子、熟地、黑芝麻等,有助促進身體調節功能。血壓相對穩定後,用滋補肝腎藥材,如枸杞子、何首烏、桑寄生、肉蓯蓉、牛膝、熟地、女貞子、黑芝麻、桑椹、核桃、冬蟲夏草、杜仲等,可鞏固療效,穩定血壓。 有關中藥治療高血壓病,其降壓效果一般沒有西醫的快捷穩定,但副作用少,對改善症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併發症的效果比較理想。另外,對於一些合併其他代謝或功能異常的複雜情況,中藥治療亦能體現其優勢。非藥物中醫療法,例如針灸、氣功、指壓按摩、食療等,操作簡便安全,可作為綜合調養內容,亦是輕型高血壓患者首選。總之中、西醫治療高血壓各有優勢,亦各有局限,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互取長短,療效更佳。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傳統中醫對於高血壓的調養原則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