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醫學對癌症的描述

癌,系由古代巖、岩、嵒等字轉化而來。因癌瘤之形如岩石,累累堅硬,高突不平,故取其音義而名。

癌症,屬於「瘤」即腫瘤的範疇,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中醫文獻中無專門著作論述腫瘤,也沒有將腫瘤學單獨分科,但有關腫瘤的論述和治療方藥卻很豐富。中醫學認為,腫者,腫大也;瘤者,留居也;腫大成塊,留居在一起而不消散之物謂之腫瘤。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記載。《黃帝內經》中已有「瘤」的分類記載,提出了一些腫瘤的病名,如筋瘤、昔瘤、腸蕈、石瘕、積聚、噎嗝等,並對這些疾病的症狀進行了系統的描述。

晉唐以來,不少中醫學家開始對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有所記載:

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有:「癰結腫堅如石,或如大核,色不變,或作石癰不消」及「若發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的記載,這些描述與乳岩 ( 癌 ) 早期症狀相似,同時還記載了內服、外塗的方藥。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載有「反花瘡」的記載,類似於今天的皮膚癌或體表惡性腫瘤。
公元 1171 年宋代東軒居士在《衛濟寶書》中,第一次使用了「癌」字,並有「癌疾初發,卻無頭緒, …… 紫赤微腫,漸不疼痛 …… 只是不破」。
宋代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中,對癌的臨床特點進行了準確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 …… 素根深藏,穿孔透裏,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于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楊氏不但描寫了癌症的症狀特點、好發部位和嚴重後果,而且從臨床上來看,他的描述也符合某些癌症的發展情況。
及至,醫家對許多惡性腫瘤,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外生殖系統癌症等的病因病機、辨証論治、預後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總結臨床經驗,一些古代中藥方劑或藥物,迄今仍具有相當療效。舉例如張仲景的鱉甲煎丸、大黃地鱉 丸仍然常用於腹部腫瘤;治療乳腺癌的有醒消丸、陽和湯和犀黃丸;用於食道癌的有開關散、啟膈散。而方劑中的材料幾乎佔現今中醫抗癌藥物的大部分,當中包括蟲類藥如土鱉蟲 、地龍、天龍、蜣螂、斑蝥等;某些有毒藥物如蟾酥、馬錢子、朱砂、雄黃、巴豆、草烏、川烏等;以及很多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等等。

中醫的強項一直是辦証論治,有關臨床對症、扶正療法,具有廣泛的調節作用,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亦有助預防癌細胞轉移及復發。

Ground beetles 土鱉蟲 Earthworms 地龍
眾多實踐已證明,中醫藥在癌症發揮的優勢有:
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復發和轉移率,提高生存質量和長期療效。
手術前後應用中醫藥調理能加速術後康復。
緩減在放、化療時的毒副反應,並能增強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國傳統醫學對癌症的描述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