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膀胱功能
水液進入人體,通過肺、脾、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化生津液以潤澤營養全身。津液代謝後剩餘之液,經三焦道路,下達腎和膀胱,變成尿液,儲存於膀胱內,當膀胱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在腎的氣化作用下,膀胱適度地開合,自主地排出尿液。膀胱氣化不利,開合失司,則小便不利,甚或癃閉不通;若膀胱失其約束,則小便頻數,甚或尿失禁。
由於膀胱通過溺孔(尿道口)與外界直接相通,故外界濕熱毒邪可經由溺孔內侵,引起膀胱病變,出現尿急、尿痛、尿頻等症狀。此外,尿液為津液所化。小便量的多少與津液常相互影響。小便量多,則容易損傷人體津液,形成津液不足症;反之當人體津液嚴重損耗時,則尿量往往減少。
腎與膀胱通過經脈而相互絡屬,構成表裏關係。在生理上,膀胱開合必須依賴腎的氣化作用。腎氣充足,固攝有權,膀胱開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排泄,從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在病理上,腎氣不足,氣化失常,膀胱開合失度,則可出現小便不利或失禁、遺尿、尿頻等症。臨床常見的小便排泄失常病例,除膀胱本身病變外,多與腎的氣化失司有關,尤其偏於虛損性的病症更是如此。例如老年人常見的夜尿增多、排尿無力、尿後餘瀝不盡,甚至小便失禁,多屬腎氣衰弱,無力固攝所致,治療亦多從腎入手。
按此了解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