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顯著增加了熱浪(異常高溫)的頻率、持續時間以及強度。根據2025年的氣候報告,熱浪已成氣候新常態,將持續更久、更嚴重,影響區域比以往更廣。
極端高溫不僅令人不適,更對健康構成威脅。尤其是當它伴隨著高濕度、猛烈日照、空氣不流動,或空氣污染等因素時,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高温對身體的主要健康影響包括:
- 熱衰竭與中暑:高溫期間最嚴重的健康威脅,屬於緊急醫療情況,需及時就醫。
- 心臟負荷增加:因為需要降溫,身體將更多血液輸佈至體表。
- 精神健康影響:高溫可能加劇情緒波動、焦慮與抑鬱,並損害記憶與認知功能,同時也會擾亂睡眠品質。
- 既有病患惡化:心臟病、高血壓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
隨著地球氣溫日漸上升,懂得自我調節,適應高溫環境變得愈發重要。對於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以及缺乏空調降溫設施者,更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採取有效措施應對高溫天氣。
對於熱傷害的防治,中西醫各具特色,可以相輔相承。西醫強調快速干預,通過物理降溫、靜脈補液及必要的藥物支援等,以迅速控制體溫、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起效直接快捷,尤其適用中暑等急重症的搶救。而中醫則注重整體調理與清熱祛暑,採用中藥、針灸、刮痧等方法,解除暑熱、調節氣血陰陽,不僅緩解症狀,更著眼於恢復人體內在平衡,從而增強對高溫環境的適應能力和長期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