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常識問答
- 中醫治病是否經常需時較長?
- 中藥的五味指什麼?
- 有些人進補後會出現一些病徵,例如流鼻血,這些情況是否所謂的虛不受補?
- 中醫是如何認識「亞健康」的呢?
- 針灸是甚麼?
- 中醫的「標本理論」是怎樣的呢?
- 如何看待某些中藥的毒副作用?
- 「把脈」能知百病?
- 為甚麼中醫師治療同一疾病可用多條不同的藥方,處方甚至全然不同?
- 中藥有所謂寒涼溫燥四性之分,那麼我們日常所吃的肉食蔬果也有嗎?
- 既然中醫用中藥治病不是基於對化學成分的認識,那麼用中藥治病的原理是甚麼呢?
- 中藥沒有副作用,長期服用也不會損害健康,所以即使不對証也沒多大害處?
- 中藥一定等於「苦茶」?
問:中醫治病是否經常需時較長?
答:中醫對於治療一般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癌症等,確有成效。 中醫治療急症方面,亦並不遜色,例如針灸的醒腦開竅法能改善急性中風的情況;安宮牛黃丸可用於中風急性期昏迷的病人,北京宣武醫院的凌峰教授就用了安宮牛黃丸來促使劉海若的蘇醒。至於治療時間的長短,必須依據病情的程度和不同疾病而確定,不可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對於慢性虛損性的疾病,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而對於急性熱病或外感所需的療程就較短。問:中藥的五味指什麼?
答:中藥的藥味主要分五種:辛(辣)、甘(甜)、酸、苦、鹹, 又稱「五味」。藥味與其藥物之效能有着密切關係。
- 辛味藥具有發散、行氣血作用,如川芎;
- 甘味藥具有補益、緩急作用,如甘草;
- 酸味藥具有收歛、固澀的作用,如五味子;
- 苦味藥具有清熱、降泄作用, 故一般清熱涼茶多是苦味,如黃連;
- 鹹味藥具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芒硝。
問:有些人進補後會出現一些病徵,例如流鼻血,這些情況是否所謂的虛不受補?
答:「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無論是治病還是日常調理,都應當注意虛証才可以使用補法, 實証則不應使用。 根據氣血陰陽的耗損,補益藥可分為益氣、補血、滋陰、補陽四大類,如果補不得其法,便會出現所謂的虛不受補。例如一個陰虛火旺的病人,本已有口乾舌燥、頭暈眼花、五心煩熱之症狀,應當進服甘寒養陰之品以滋陰清熱。然而若病人誤服辛溫助陽之品,助火傷陰,則可引致症狀加重,甚至出現虛火上炎而流鼻血。
問:中醫是如何認識「亞健康」的呢?
答:「亞健康」是指身體狀況介乎健康與患病之間的分水嶺區域,是身體已經出現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而又尚未到達病的狀態。 由於亞健康比健康的人走向心理或生理疾病的速度和比例要高得多,故預防及消除「亞健康」便成為現今醫學界之一大要務。要防治亞健康,除了要注重身心健康,注意飲食,按時作息及做適量運動外,還要對小毛病的出現,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中醫把一些常見的「亞健康」狀態概括為以下幾個類型:肝鬱氣滯型、痰濕內生型、心脾兩虛型、肝腎陰虛型、肺衛氣虛型、脾腎陽虛型等。想了解你有否處於某種「亞健康」狀態,向醫師查詢吧!
問:針灸是甚麼?
答:針灸分為針刺和艾灸兩種治療方法,合稱針灸。針刺法利用金屬製成的針具剌激人體的經絡 腧穴,並施行提插、捻轉、補瀉等不同手法。灸法主要是用艾葉點燃在人體皮膚上進行燒灼或薰烤以溫通氣血。針法和灸法都是通過刺激人體一定的部位(腧穴),以起疏通經絡、調節臟腑、行氣活血等作用,從而達到扶正袪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刺法有補有瀉,灸法則長於溫補、溫通。針法效果相對較速,灸法效緩而持久,二者經常配合使用,以加強效果。對有些禁針的穴位,如神厥穴(肚臍),或不宜針者,則可以灸法代之。
問:中醫的「標本理論」是怎樣的呢?
答:在中醫理論中,標和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可用以說明病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係。如從邪正雙方來說, 正氣是本,邪氣是標;從病因與症狀來說,病因是本,症狀是標;從病性的緩急來說,疾病的急性期為標,緩解期為本。中醫「標本理論」可以直接指導中醫臨床治療。在治療原則方面,中醫理論強調「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而標本同在時,可「標本同治」。 舉例如肝硬化出現腹水的病人,中醫診斷為「鼓脹」。當病人有重度腹水,導致呼吸困難,難以平卧,大小二便不利,就應以利水消脹來治療,這就是治標(針對症狀、急性期);然而腹水消除以後,應當培補正氣,調肝理脾腎機能,這就是治本(針對病因、緩解期)。當然民間所謂「中醫治本不治標」不可一概而論。
問:如何看待某些中藥的毒副作用?
答:民間一般認為中藥藥性平和,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其實,這是一個謬誤。任何藥物在不當使用時,都可出現毒副作用。如人參是一種大補元氣的中藥,但用于治療發熱、口苦出瘡、大便秘結的病人時,就會加重病情。所以服用任何中藥前,都應咨詢專業中醫師的意見。 近年國際上有報告指出,含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可引致腎衰竭。值得注意的是,中藥處方通常是使用「川木通」而不是「關木通」,故嚴格鑒定中藥品種對於防止中藥中毒非常重要。另外,許多能治療奇難雜病的有毒中藥,例如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烏頭、附子等,更必需小心注意其劑量以及炮製方法,以防止出現藥物中毒反應。因此,民眾在服中藥及中藥製品時,一定要咨詢中醫師的意見,以防中藥中毒的事故發生。
問:「把脈」能知百病?
答:「把脈」的而且確能幫助診斷疾病,不過單靠把脈辨証往往只會得出片面的判斷,例如孕婦中常見之「滑」脈,其實亦可見於腸胃有濕之病人。 要作準確的臨床判斷,必須要「四診合參」- 望(觀察病人外在有何異常表現)、聞(包括聽語聲及嗅氣味)、問(問病人主觀症狀、病史)、切(把脈及觸診),綜合全身症狀及表現,才可立下診斷結果。 問:為甚麼中醫師治療同一疾病可用多條不同的藥方,處方甚至全然不同?
答:首先,中醫治病著重辨証論治,針對患者個體特異性,可選用不同的治療方藥。如同為感冒的病,可有風寒,風熱,體虛感冒的不同,採用的治療方案就會不同。風寒型病人,應當用祛風散寒的中藥方劑,而風熱型病人,則採用祛風清熱的中藥方劑。而對體質虛弱的感冒病人,就應當扶正祛邪,並適當加強益氣固表的治療。因此辨証論治是中醫藥理的精髓所在。問:中藥有所謂寒涼溫燥四性之分,那麼我們日常所吃的肉食蔬果也有嗎?
答:醫食同源,任何動、植物食物皆可入藥使用,因而食性與藥性一樣,也有寒涼溫燥之分。例如我們平時吃的豬肉性平偏涼,牛肉則性溫而燥。食物中平性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寒涼性質食物多有益於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溫熱性質食物多有益於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作用。認識食物的性味,了解不同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平日適當地選擇食物有肋改善身體素質。例如風濕關節炎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天特別感到四肢關節疼痛不適,這時吃一些溫熱食物對舒緩不適很有幫助。又或者對於一些患熱性皮膚疹的人,在炎熱環境會非常辛苦,若適當地進吃寒涼食物亦有緩解作用。問:既然中醫用中藥治病不是基於對化學成分的認識,那麼用中藥治病的原理是甚麼呢?
答:中藥治病是通過藥物的各種藥性來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每種中藥都有寒、熱、溫、涼四氣,辛、甘、酸、苦、鹹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的屬性,並有其各自的歸經。每一種藥的性能都是從長年累月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例如,藥物的四氣是與疾病的寒熱屬性相對而言的。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証的藥物,一舨屬於寒性或涼性,如黃芩、板藍根;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証的藥物,一般屬於溫性或熱性,如附子、乾薑。在治則方面,《神農本草經》有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素問》亦說:「寒以熱之,熱以寒之。」這便是一般的基本用藥規律。事實上近年來中藥化學的研究和中藥藥理學的發展,對中藥治病的原理有了不少的認識,對於中醫治病也有一定的幫助。
問:中藥沒有副作用,長期服用也不會損害健康,所以即使不對証也沒多大害處?
答:中藥治病,是通過藥物的不同偏性以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所謂藥性皆偏,是藥三分毒。如果在沒有辨証論治的基礎上錯誤使用中藥,必定會產生副作用。如用量過大,或長期服用,輕者會產生耐藥性,重者亦會出現副作用。其他原因包括藥物劑型不當、配伍不合理、藥品混淆、不妥善煎藥、誤用誤服,以及個人體質差異都是經常引起中藥中毒的情況。總括而言,只要辨証用藥,小心用藥,中病而止,服用中藥是安全的。問:中藥一定等於「苦茶」?
答:其實自古以來,中藥是有很多劑型的,而中藥劑型是指藥物經過加工所製成的各種不同形態。最常見的中藥劑型是湯劑,或叫煎劑,其特點是作用較大、較快,適用於較急較重病症。其他劑型還有:、膏、丹、丸、散、酒、露、錠等。臨床應用上則根據病情需要,選用不同的劑型。 參考: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藥學》 《方劑學》作者:
Shirley Yau, Enid Cheung, Ivy Poon, Janie Wong & Ray Chan.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中醫推廣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