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 (公元 581~907 年)

隋唐時期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關於隋代

這段時期戰亂頻繁,人們都希望再一次將國家統一,以回復前漢般的繁榮倡盛。公元581年,楊堅奪取了北周的政權,之後更將南朝最後的國家-陳國打敗,統一了中國,他建立隋朝並自稱為隋文帝。然而隋文帝的繼承者,隋煬帝橫征暴斂,激起民變。終於公元 618 年被李淵推翻,之後建立了唐朝。 巢元方  

巢元方

巢元方是一位太醫博士,即是皇帝的醫師。公元 610年,巢被隋政府指派編寫 《諸病源候論》又稱《巢氏病源》。這書共 50卷分67節,論述了 1,700 種病症。它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反映早在隋代就對病源的探討,發病機理的分析,以及對症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當深入、系統地探索,是中國最早的病因証候學記錄。此書內容涉及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皮膚科、眼科及耳鼻喉科。這本書對病症的詳細描述,引起深遠影響,許多後世中醫著作對有關的論述都是直接或間接引用本書的原文及論點。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關於唐代

唐朝是由李淵建立的,又名唐高袓(公元618~626 年)。之後由他兒子李世民繼位,著名的唐太宗(公元626~649年)。早期唐朝以多樣化的懷柔羈留手段,使很多民族部落歸附,擴大了國家版圖。唐朝行政機構完備,法律制度嚴密,經濟繁榮,成為當時極為富庶及高度文明的國家。在這個時期,文化藝術多元化發展,詩詞繪畫,佛教儒學等十分興盛,對醫學發展影響深遠。唐朝政府重視醫療,臨床醫學成為主流,且日趨專科化。另外頻繁地與外來文化交流,也豐富了中醫學內容 。當時已有較完善的教育機構。

唐代版圖



太醫署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設立了"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及藥工四部組成。而醫師培訓後,主要會為皇帝,皇室及貴族們服務 。醫學教育分為兩方面:醫療及藥學。 符咒: 古時人們相信它有治療的能力

皇室醫學院 : 包括醫科、針科、按摩科及咒禁科。課程規定,學生必須先學《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甲乙經》之基礎課程,然後再學習臨床之內科、兒科、外科、耳鼻口齒科及 拔火罐科。唐代太醫署首設咒禁科,用咒禁來拔除邪魅鬼祟以治疾病 ,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響的重要中國傳統,反映中醫全面性的治療手法中,精神修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藥園 : 同時期在京都還設有一所藥園,招收青年充當學習生,學習種植及製作藥材,以培養藥學人材。 古代試埸 

考試制度 : 這個時期的太醫署非常重視考試,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試,以評核成績,並規定學習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學。而醫師們的升遷制度也基於他們的成功治癒率。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設立考試制度的國家,並促使其他國家相繼仿傚。公元931年,阿拉伯也開始要求醫生通過考核來確定資格。直到公元1140年,西方國家羅馬才立法,要求設定考試以評定醫生資格。

唐太宗執政期間,公元 629 年,即太醫署成立 5 年之後,地方性醫學教育機構開始在某些州郡建立。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師到這些地方醫學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授權可指派醫師為本地民眾服務。醫學教育形式亦因此而並非只有"師徒相授"了。


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先前曾提及《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藥學參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紀的作品。 之後被陶弘景校訂,並重新命名為 《神農本草經集注》,也是中醫本草的重要文獻。唐朝首創由政府委任組織編撰藥典頒行全國。在公元 657~659 年間,唐政府命令蘇敬等20位同業專家集體編撰,同時又詔令在全國各地徵集道地藥材,繪成藥圖。終於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政府頒行的藥典《新修本草》。比歐洲最早的政府藥典,公元1546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出版的《紐倫堡藥典》,要早很多。


中外醫藥交流

佛教徒去印度 朝聖並帶回經文 由於中國彊士不斷擴張,交通運輸系統改善了,與外面的文化交流增加,中國派醫師到外面如高麗、日本、印度及越南等,很多前述的醫著都被翻譯成該國語言。中醫學開始滲入至其他醫學文化。另一方面,這些外來的文化也擴充了中醫學內容。從韓國輸入了很多草藥,例如人參、白附子、 玄胡索等,而從越南輸入的有香草如沉香和琥珀等。

由於佛教普及,僧侶們常常往印度朝聖,加強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文化交流。許多印度醫書被翻譯成中文,據記載當時有印度醫生在中國行醫。中醫眼科技術的提高也歸功於印度醫術。作為回報,中國藥材例如麻黃、人參、茯苓、當歸、遠志、烏頭、附子、細辛、白芷等被帶到印度。 由於阿拉伯商人到中國經商,中藥也影響了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將煉丹術、脈診技術以及草藥如大黃、肉桂等帶回國。煉金術就是經此而流傳到西方其他國家。另一方面,新品種草藥例如乳香、沒藥、血竭、木香等輸入了中國;來自波斯的無花果,今天仍是中醫用于通便的常用藥。藏醫學也從中醫及阿拉伯醫學的文流中獲益。


藥王- 孫思邈孫思邈(公元581~682年)-藥王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國醫藥發展史裡最有影響的醫家之一,他的行醫手法及醫德尤甚。由於自己身體虛弱,使他對醫藥產生興趣,並以自己為首位病人。孫思邈精通醫藥、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當時隋文帝、唐太宗及唐高祖都希望詔他入朝為官。然而孫思邈都拒絕了這些職位,而是貢獻自己的一生為普通百姓服務。他相信最佳的治療方治是預防疾病發生,最差的治療方治是當疾病開始後才處理,後者意謂醫師們不能保持病人身體健康。

孫思邈最出名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千金要方》共30卷,記載5300首醫方。《千金翼方》共30卷記錄了2571條藥方。孫思邈對疾病的觀念及療法至今仍受高度重視。當時他已了解到霍亂及痢疾的成因是飲食不潔,而非人們普遍相信的邪惡之說;他正確地認識到肺結核是一種肺部疾病,亦是當時創新的觀念;他被譽為中國最早的痳瘋病專家,有記錄說他治療過600個病例。


孫思邈亦聞名於診斷及治療營養缺乏症。雖然他不了解甲狀腺腫大的原因(甲亢是由於攝碘不足所致),但他知道會發生在山區居住或飲用不潔食水的人士;於是處方鹿及羊的甲狀腺給病人,以提高甲狀腺素的攝取量。對於夜肓症(維他命A缺乏引致的夜間視力不良疾病),孫思邈就利用猪、牛及羊的盰臟將此病治癒(因肝臟富含維他命A,可以補充病人的不足)。他亦是醫學歷史上,第一位記錄腳氣病之診斷、治療及預防的醫師。腳氣病是一種由維他命 B1 缺乏引起的營養缺乏疾病。孫思邈會處方給腳氣病人富含維他命 B1的藥方。


氣功  孫思邈倡導積極養生,反對魏、晉時期盛行的服仙丹求長生方法。他強調更積極的方法,例如鍛煉氣功、體操及推拿等,以達到延年益壽目的。他反對日常生活中過度飲酒、食用未經處理的肉類,以及在公共場所吐痰。孫思邈認為在訴諸用藥之前,應先嘗試飲食治療。 孫思邈的其他創新包括針灸和藥物方面。他主張針藥並用,並探索出新的應用穴位,創制彩色經絡圖。他認為艾灸應該在施行針刺療法之前執行,而且強調使用阿是穴,是今天被醫家們常用的穴位。孫思邈有非常豐富的草藥知識,而且非常注重收割季節及處理藥材方法。對中國藥物學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隋唐時期 (公元 581~907 年)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