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氣功練習

耳鳴常出現在焦慮和感到緊張壓力的人群。長期焦慮或緊張的情緒狀態,會啟動身體的“應戰或逃跑”反應(自身應對壓力現象),激活神經、內分泌及血液流動,為身體帶來巨大負荷,這些沉重負荷可以傳至內耳,致耳鳴發作。由焦慮或壓力引致的耳鳴大多是暫時性,一旦負面情緒消退,耳鳴就會消失,患者無需太擔心。
 
需要注意,密切的關注耳鳴,讓人時刻處於壓力和焦慮當中,會令耳鳴症狀更嚴重。如果你有這樣的傾向,有效解壓或情緒管理是關鍵。
 
氣功是一個傳統鍛鍊,通過調息(呼吸),調心(意念)和調身(姿勢),來調動和培養自身的生理潛能,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這種身心鍛鍊可以帶來許多潛在益處,如增強體質、舒減壓力、緩解疼痛等。中醫認為定期練習氣功促進體內之氣的流動,可改善內在平衡和整體健康。
 
對於耳鳴,氣功有利於促進耳內氣血流動,增強聽力,減緩身心崩緊。 但是氣功練習效果因人而異,初學者最好找有經驗的氣功大師尋求指導,以助你了解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氣功法,以儘快達到個人目標。
 
以下是有益於耳鳴患者的氣功法: 

(I) 耳功

這個氣功練習促進經氣流動,疏通耳竅管道,可作為耳鳴、耳聾等病症的防治功法。

1. 準備:保持坐或站位,微閉眼睛,自然呼吸,放鬆全身,排除雜念。  
2. 鳴天鼓:兩掌牢牢捂住耳朵,勞功穴(握拳屈指,中指和無名指觸掌處)對準耳孔,手指張開按在後腦;食指疊放中指,然後把食指從中指上用力滑下,輕輕彈叩後腦,耳內會產生咚咚聲,如此叩擊約 24 次。
3. 按耳導氣:兩掌牢牢捂住耳孔,然後快速放開,如此重複使耳內鼓氣10次,按壓和放開時不可用力過大、過猛。
4. 按摩耳根:手指輕捏耳輪上部,順耳輪自上而下反覆搓揉24次,使耳輪有熱感為度。 

   耳氣功

(II) 午夜耳功

當晚上出現睡眠不佳、情緒不安、耳鳴的情況,可以進行以下功法:

1. 自然地坐下,放鬆身體,手臂向兩側盡量伸直,頭部向左傾斜,然後向右傾斜,各 42 次。
2. 閉嘴,用鼻緩慢深吸氣,令空氣流向小腹,腹部同時鼓起,保持2-3 秒,用嘴緩慢吐出空氣,並盡可能使腹部凹陷。(腹式呼吸法)
3. 上下牙齒輕輕互相敲擊 36 次,然後令舌頭在口腔內攪動,待唾液漸漸增多後,鼓腮用唾液含漱,直至唾液有甜味,之後緩慢吞咽唾液,想像唾液沿胸中線下流,直達小腹。
4. 意念集中在丹田3-5分鐘,搓熱雙手,捂住耳朵一會兒,以拇指和食指捏揉外耳輪,從上到下揉搓9次。
5. 用中指插入耳孔,突然放開,如此重複數次;也可以手掌輕輕捂住整個耳部,然後搖動。 

午夜氣功

(III) 耳鳴導引法

年老體衰,氣血虛損者,可進行以下導引法:

1. 腹式呼吸:緩慢有節奏地進行腹式呼吸(參考上面),使全身放鬆,排除雜念。
2. 捏鼻鼓氣:以食拇指捏緊鼻翼兩側,先用口吸氣,然後閉口,再用力以鼻呼氣,如此能感覺耳膜向外膨出,可改善咽鼓管功能,減輕耳堵感。
3. 營治城廓:以兩手按壓耳輪,上下摩擦,每次15分鐘,每天1~2次,此可改善耳周氣血運行。
4. 鳴天鼓:調整好呼吸,兩手掌心緊貼外耳道口,手指安放枕部,食指疊於中指上,食指從中指上滑下,輕輕扣於腦後枕部。左右側各叩擊24次,再用兩手同時叩擊48次,每日3次。
5. 頭部扭動:頭部上下左右扭轉,可以緩解頸部肌肉僵直及酸脹感。
操作時,切記動作要緩慢、柔和,不必硬記姿勢及次數,順其自然,循序漸進。每次練習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以微微出汗為度。
 
如果耳鳴症狀變得嚴重,或者焦慮加重,或是對自助療法沒反應,最好諮詢專業意見。專業人員定能找到控制耳鳴的方法,同時還可協助你解決其他的健康疾病,例如聽力下降、用藥不當、耳部感染等,這些都是常見的耳鳴成因。


 

更多熱門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傳統健身方法

主題

耳鳴氣功練習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