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名稱
拉丁名稱: Radix Glycyrrhizae英文名稱: Liquorice root / licorice
科學名稱: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 Glycyrrhiza glabra L.
中文名稱: 甘草
漢語拼音: gan cao
來源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生用或蜜炙用。1,3 生產地
性味歸經
甘草味甘,性平;歸屬脾、胃、心、肺經。3 活性成分 / 主要化學成分
中藥功效
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袪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3
傳統中醫用途
炙甘草常配伍人參、阿膠、桂枝、生地、麥冬等同用,以提高效果。中醫的臟躁多由心虛或肝郁所致,主要表現有悲傷欲哭等神志失常問題。治療臟躁証,經常以甘草配伍浮小麥、大棗為基礎,再作辨証加味,以提高療效。
藥理作用
毒性
用法及劑量
甘草煎服2〜6g,調和諸藥用量宜小,作為主藥用量宜稍大,可用至10g左右;用於中毒搶救,可用30〜60g。凡入補益藥中宜炙用,入清瀉藥中宜生用。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磨粉調敷。5 不良反應、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甘草不宜用於有噁心、胸悶、腹脹及水腫者。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高血壓等。5
參考
- 李家實主編《中藥鑒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2月.
- 趙中振主編《香港中藥材圖鑑》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2004年6月.
- 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6月.
- 陶御風編著《臨証本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5月.
-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g/gancao.html
- 沈丕安編著《補益中藥的臨床運用》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