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什麼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目標不外是要達到緩解症狀、治癒疾病、扶正袪邪,以及防病於未然。其中心原則為整體論治,治病求本,以及動中施治(疾病發展是動態的過程,所以必須時刻掌握病情,適當地調整治療)。

中醫治療基本上分為內治及外治,各方面都有專門的具體方法。醫師通過辨証,制定疾病治療的總則,如扶正或是袪邪;再確定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例如其中益氣、養血、溫陽、滋陰都屬於扶正的具體治法;而汗法、吐法、下法、逐水法等,屬於祛邪的具體治法。

一些中醫治則如下: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熱則寒之;寒則熱之;
濕則燥之;痰則化之。 

參考
各種辨証法則,施治時醫師以辨証為依據,實施治療的具體方法。經歷代醫家整理發展,總結了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所謂“八法”,以及祛濕、祛痰、理氣、活血、固澀、安神、熄風等方法。

麻黃 大黃 柴胡

中醫治療常用的八種方法


1. 汗法
 

又稱解表法,運用解表發汗的藥物開泄腠理,使患者發汗,以達到祛除體表病邪,治療表証的目的。 適應症包括外感表証、皮疹、水腫等。注意此法要適可而止,以祛邪為度,否則易傷津。 另因體質、季節不同而異別處理,自汗、盜汗、失血、吐瀉、熱病後期等也不宜汗法。

2. 吐法  

又稱催吐法,運用催吐藥物以誘導病邪或毒物從口吐出的治療法。適宜食滯胃脘、頑痰留滯胸膈而引起精神失常的痰迷心竅,誤服毒物等。因不良反應大現在很少應用。 

3. 下法  

也稱瀉下法,運用有瀉泄作用的藥物,通過大便排出體內之食、痰、血、濕、水等積聚物的治療法。多用於里實証,必根據體質,審清病情選用藥材,而採用寒下、溫下、峻下、緩下,以及先攻後補或者攻補兼行的操作。下法必要適可而止,以防止泄瀉太過而傷胃氣和陰液。 

4. 和法  

又稱和解法,運用和解疏泄的方法,調整機體的不協調,扶正祛邪,使表裏、上下、臟腑、氣血、陰陽等,重新達至平衡協和的治療方法。適應証包括少陽証、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腸胃不和。注意外感病時,邪在表未入少陽,或邪已入裏化熱、陽明實熱者,均不宜和解法。

5. 溫法  

又稱溫裏法、祛寒法,運用溫熱性質的藥物,來促進和提高臟腑功能活動,以達到祛除寒邪,和鼓動陽氣的療法。其中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方式,以緩解脾胃虛寒、陽氣將脫、寒凝肝脈、風寒痹証等。注意溫燥藥物易傷津,固必要佐以滋陰潤燥之品。 
 
6. 清法  

又稱清熱法,是運用寒涼性質的藥物,通過其瀉火、解毒、涼血等作用,來解除熱性病的療法。根據熱症表現,清熱法又分清氣分、清營分、清血分、清各臟腑熱、清熱鮮毒、清虛熱,藥物配伍大不同。注意熱性病多耗津,固宜配伍養陰生津之品如花粉、麥冬等,也常配用護胃之品如甘草、大麥等以緩衝寒涼藥物之不良反應。  

7. 補法  

又稱補益法,運用有補益作用的藥物,通過補養氣血、陰陽,達到扶助正氣,增強體質的治療法。因患者証候差異,常有益氣、補血、滋陰、壯陽等。  又因氣血互生,陰陽互根,用藥時要相互配合。滋補之品多粘膩易滯,要防止虛不受補,常佐以消導行氣藥物,使補而不滯。

8. 消法  

又稱消散法,是運用消食導滯或化瘀破積、軟堅散結藥物,來消除食積(因脾胃消化不良,食物積滯不化所致)、痰凝、血瘀、腫塊、積聚等病症的治療法。症瘕腫塊多由氣血痰瘀而成,症候多本虛標實,必須採取逐漸消散方法,緩緩進行。另外體內泌尿系統、肝膽系統、胃腸有結石形成,亦可採用排石法,常以金錢草為主組方。 攻堅散結之法,用藥多峻猛,注意損傷正氣。

中文參考

1.  中醫診斷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學苑出版社,2002。  
2.  中醫診斷學,鄧鐵濤主編,上海科學出版社,2000。  
3.  中醫精髓圖解,湯泰元主編,科學出版社,2000。  
4.  實用中醫舌診手冊(中英文對照),李峰、宋天彬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  
5.  漢英中醫辭典,歐明主編,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作者 


Raka Dewan,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編輯

Angela Collingwood, MSN,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Raka Dewan,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有什麼治療方法?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