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稱: Radix Rehmanniae  
英文名稱: Rehmannia root   
科學名稱: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中文名稱: 
乾地黃 / 生地  
漢語拼音: gan di huang / sheng di   

乾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1

地黃廣泛分佈於中國各地,主產於河南、浙江一帶,河北、陝西、甘肅、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也有出產。以河南所產的最為著名。為栽培品,亦野生於山坡及路邊荒地。1,3,6

乾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2

乾地黃活性成分有甾醇類、苷類、多糖類等。其中主要含環烯醯萜及其苷類,如梓醇、6-O-E-阿魏醯筋骨草醇、益母草苷、桃葉珊瑚苷、密力特苷、地黃苷(A-D)、焦地黃苷(A-B)、地黃素(A-D)、地黃氯化臭蟻醛苷,洋地黃葉苷C、焦地黃苯乙醇苷(A1、B1)、肉蓯蓉苷(A、F)、毛蕊花糖苷、洋丁香酚苷。糖類或糖苷類包括水蘇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三糖、半乳糖及地黃多糖 RPS-b。並含有 20多種氨基酸,以及生物鹼、磷酸、有機酸、腺苷、微量元素、卵磷脂、維生素A類等。由於乾地黃加熱烘焙後部分糖苷被水解,梓醇、益母草苷以及桃葉珊瑚苷的含量也下降為鮮地黃的1/3左右。3,5,6

《中國藥典》2010年版I部,規定乾地黃所含的梓醇不得少於0.20%,毛蕊花糖苷不得少於0.020%,以控制藥材質量。 
 
乾地黃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2

乾地黃常用於熱病,煩渴,慢性消耗性疾病,出血症,貧血,眩暈,心悸,功能性閉經等。2,4,5

乾地黃為清熱、涼血、止血要藥
溫熱病邪侵入營分或血分,出現高熱、舌紅、斑疹隱隱欲現(皮下出血點),或吐血、鼻出血等症狀,常用乾地黃配玄參、丹皮、赤芍、桅子等同用。腸熱便血,可選乾地黃配黃連、地榆、槐花;濕熱引起的尿血,可選乾地黃配白茅根、小薊;胞宮蘊熱,子宮出血,可選乾地黃配黃芩、蒲黃。現代醫治血小板減少引起的皮膚紫癜,亦常辨証加用乾地黃。

乾地黃為生津、養陰、清熱要藥
乾地黃常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
陰虛內熱表現,常見於慢性免疫病,如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風濕熱、結節性紅斑、心肌炎、過敏性紫癜、IgA腎炎、荨麻疹、過敏性皮炎、銀屑病、濕疹等;另外高血壓、糖尿病、尿崩症、腎炎、肝炎、哮喘亦可形成這種症候。乾地黃與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天花粉、枸杞子、黃芪等同用,可改善症狀,增強體質,輔助治療。

新鮮地黃性大寒,作用與乾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研究顯示乾地黃能調節血糖、血壓、免疫功能,亦影響垂體-腎上腺和甲狀腺功能,還有抗炎,降溫,利尿,抗腫瘤,抗衰老,抗輻射,強心,保肝,補血,促進凝血,促進腺體分泌作用。5

地黃水煎浸膏和醇浸劑60g/kg連續三天、18g/kg連續15天給大鼠灌服,未見毒性反應。7 

乾地黃煎湯內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鮮品劑量可加倍;亦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潤後搗爛絞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日常保健劑量為10 g左右。2,5

食慾不良,大便稀薄次多,腹隱痛,胃寒,多痰或氣道不利者,宜慎用乾地黃。有些人會影響消化,出現滑腸現象。5
 
  1. 李家實主編《中藥鑒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2月. 
  2. 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6月. 
  3. 趙中振,蕭培根主編《當代藥用植物典》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有限公司,2006年8月. 
  4. 陶御風編著《臨証本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5月. 
  5. 沈丕安編著《補益中藥的臨床運用》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 
  6.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g/gandihuang.html 
  7. 蔡永敏等主編《最新中藥藥理與臨床應用》華夏出版社1999. 
 


 

更多熱門文章

上一篇 何首烏
下一篇 熟地

主題

地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