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常見的熱傷害及處理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天氣極易引發熱傷害,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常見熱傷害類型及其正確處理方法,對於維護健康及安全至關重要。一旦出現身體過熱或脫水跡象,務必立即採取應對措施。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熱傷害及其處理建議。
 

1. 夏季脫水 

水是維持身體功能正常,防止身體過熱的關鍵的成份。人體水分佔體重約50-70%,但會因年齡、性別、體脂肪比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脫水常發生在炎熱夏日,當大量出汗,或因生病而發熱、腹瀉、嘔吐時。水液攝取不足或服藥引致排尿增多也是原因。
 
需要注意的脫水現象:

  • 口渴
  • 尿色深黃,氣味重
  • 排尿量較平常少
  • 頭暈
  • 疲倦
  • 口乾或嘴唇乾燥

嚴重脫水還可能會:

  • 眼眶下陷
  • 精神混亂
  • 心跳快
 
脫水處理:天氣炎熱,一旦感到口渴,應立即補充水液。對大多數人而言,飲水即可有效補充體液,但具體需水量會因個人體重、年齡、活動強度、氣候及生活環境而異。患有心、肺或腎臟疾病者,建議諮詢醫護人員,以確定個人需要的補水量。一旦感到口渴,應立即補充水液
 
自我處理後,脫水症狀沒有改善,請就醫。
 
重要提示:含糖飲料、酒精、咖啡、果汁都不適合用來補充體液,因為會增加排尿量。另外,運動飲料只適合特別活躍人士或長期戶外工作者。
 

2. 夏季熱抽筋

熱抽筋(熱痙攣)是指在高溫環境中進行劇烈運動期間或之後,發生的肌肉疼痛及抽筋現象。

這種肌肉繃緊所引起的不適,主要是由體溫升高和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流失的共同結果。熱抽筋常見於腿部、腹部或手臂,持續時間從數秒到15分鐘不等。雖然熱抽筋大多會自行緩解,但仍需及時採取降溫及補充水液和電解質等措施,以避免進展為更嚴重的熱傷害病。

熱抽筋是一種輕度的熱傷害病,常是熱衰竭先兆。為了緩解熱抽筋並減少不適,患者應採取以下措施:

  • 移至陰涼或通風良好的地方
  • 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
  • 輕柔伸展和按摩肌肉群
  • 休息一段時間才恢復活動
 
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請就醫。
夏日活動時注意防護措施

3. 熱衰竭

熱衰竭是指身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尤其是在脫水或進行劇烈活動的情況下,導致體溫異常升高(通常可達38~39°C)的一種熱傷害類型。它是身體在高溫負荷下散熱機制失衡的警號,表明體溫調節系統正承受極大壓力。
 
需要注意的熱衰竭警號:

  • 頭暈或昏眩
  • 頭痛
  • 噁心嘔吐
  • 疲倦或虛弱
  • 抽筋
  • 大量出汗
  • 心跳加快
  • 步行不穩
 
在尋求緊急醫療救助的同時,應立即對熱衰竭患者採取以下降溫及補液措施:

  • 移至陰涼處:將患者迅速轉移至通風、陰涼或有空調的環境。
  • 體位管理:讓患者平躺,適當抬高雙腿,以促進血液回流至重要器官。
  • 減少衣物:解開或脫去過多衣物、鞋襪,幫助身體散熱。
  • 補充液體:如患者意識清醒且可吞咽,可提供冷水或運動飲料,以補充水液和鹽分。
  • 物理降溫:用濕毛巾擦拭或噴水,並利用風扇直吹,通過蒸發水分來增強降溫效果。
 

4. 中暑

熱衰竭與中暑均屬嚴重的熱傷害,但中暑更為危急,直接危及生命。熱衰竭時,身體雖已過熱,但仍保留部分體溫調節能力;而中暑則意味著體溫調節系統完全失控,體溫持續急劇上升至危險水平。中暑患者的體溫常超過40°C,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並出現意識障礙等神經症狀。

需要注意的中暑警號:

  • 意識混亂:無法清晰思考或應答
  • 行為異常:如躁動不安、言語錯亂或出現攻擊性
  • 抽筋:全身性或局部肌肉痙攣
  • 昏迷:意識喪失,無法喚醒
  • 皮膚乾熱:觸摸時明顯發熱且乾燥(需注意: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服用某些藥物者可能不典型,不可僅憑此判斷)
 
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應立即呼叫醫療救助。同時馬上進行急救措施,以防止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 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
  • 盡快降溫,例如噴灑冷水、敷冰袋或浸泡冰水
  • 移除多餘衣物,包括鞋襪
  • 密切監測體溫變化
  • 若患者清醒且能吞嚥,可提供冷水或運動飲料補水
  • 若患者無反應且呼吸異常,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CPR)
 

5. 熱疹

熱疹(痱子、汗疹),醫學上稱汗腺阻塞症(miliaria),是夏天常見的皮膚情況,通常發生在炎熱潮濕的氣候。熱疹是因汗腺導管阻塞,汗液滯留於皮膚下層所引發的一種炎症,表現為密集的細小紅疹或清亮小水皰,常伴有瘙癢或刺痛感。熱疹好發於頸部、胸部、背部,以及皮膚皺褶處等,多汗或常摩擦部位。
 
熱疹影響所有年齡層,但最常見於嬰兒和幼童。皮疹常在幾天內自行消退,如果擴散、惡化或變得嚴重,則需要就醫。
 
預防或加速熱疹癒合措施:

  • 待在涼爽、通風良好且濕度較低的環境,以減少出汗
  • 保持熱疹部位乾燥
  • 穿著寬鬆的棉質衣物,避免粗糙或刺激性衣料
  • 如有需要,各醫生索取止癢消炎的藥膏

炎夏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

6. 曬傷

曬傷是夏季最常見的熱傷害情況之一,可從輕度的皮膚發紅、灼熱和疼痛,嚴重到出現水泡,甚至伴有發熱、發冷、頭痛等全身症狀。輕度曬傷通常可在數日內自行緩解,而嚴重曬傷則可能需要數周才能完全恢復。以下有助於緩解曬傷引起的不適並促進修復:

  • 在患處敷上冷濕毛巾以舒緩皮膚不適
  • 多喝水補充體液
  • 塗抹含蘆薈成分的保濕乳,滋潤並鎮定皮膚
 

總體而言,大多數熱傷害,如曬傷、熱疹、輕度熱衰竭,屬於自限性情況,常可通過及時降溫、補液及休息自行緩解。然而,若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意識障礙、高熱、抽筋等嚴重表現,則可能已進展為重度中暑的危急情況,必須立即尋求專業醫療救助。熱傷害是絕對可以預防的,且預防措施永遠比事後補救來得重要!


 

更多熱門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中醫調理大腸促便

主題

炎夏常見的熱傷害及處理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