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的清熱法,指使用寒涼藥物,使內蘊之
熱毒得以清解的方法。外科病所引起的
裏熱証,有病因、病位差異,因而藥物作用又有清熱瀉火、清營涼血、清熱解毒和清虛熱之分。
- 清熱瀉火的常用藥有:黃連、黃芩、山梔子、石膏、知母。適用於瘡瘍陽証,或者皮損表現有灼熱紅腫、膿疱、糜爛等。患者多伴發熱,口渴,喜冷飲,便秘,小便短赤,舌苔薄黃或黃膩,脈數或滑數。代表方劑有黃連解毒湯。
- 清熱解毒的常用藥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野菊花、四季青。適用於瘡瘍陽証如疔、癤、癰、有頭疽(皮膚肌肉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等。代表方劑有五味消毒飲。
- 清營涼血的常用藥有:水牛角、鮮生地、丹皮、赤藥、紫草、大青葉。適用於焮紅灼熱的外科疾病,如壞疽 、膿腫、大面積燒傷、丹毒、紅斑性狼瘡、牛皮癬等。患者多伴有高熱,口渴不喜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數。代表方劑有清營湯。
- 清虛熱的常用藥有:生地、玄參、麥冬、龜板、知母。適用於出現陰虛火旺的慢性炎症、紅斑性狼瘡或敗血病。代表方劑為知柏八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