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治療便秘
- 經常便秘,但排便時沒有痛苦者,多為脾約,即由脾虛津耗,腸液枯燥所致。
- 手術之後便秘,多為腸痹,即大小腸氣機痹阻。
- 便秘與情緒因素關係密切者,多屬腸郁,即胃腸功能紊亂。
- 急性熱病之中或之後常見便秘,多為熱盛導致陰津耗損所致。
- 孕婦生產後、長期病患、老年人、身體虛弱者出現便秘,多為氣虧血虛。
- 痔瘡、肛裂所致排便困難,可發現肛門局部病變。




便秘的常見症候及中藥應用
1. 便秘面紅
醫師多選大黃、枳實、厚樸來通腑泄熱;麻子仁、杏仁、白蜜以潤腸通便;芍藥養陰和營。
- 若有較重的胃津耗傷表現,即明顯有低熱、口乾、口渴等,加入石斛、玉竹,以加強養陰潤燥功效;
- 表現有口苦紅眼、煩躁易怒者,加入黃芪、龍膽草以清肝火。
2. 便秘苔膩
醫師多選用理氣藥材調治氣機,如木香調氣、烏藥順氣、沉香降氣等;大黃、檳榔、枳實可用作破氣行滯。
- 較嚴重者,加入藥材如厚樸、香附、柴胡增強理氣作功效;
- 若氣郁日久,郁氣已化為火者,加入黃芩、梔子、龍膽草來清熱瀉火;
- 氣逆嘔吐者,加入半夏、旋覆花,代赭石來降氣;
- 表現憂鬱寡言者,加入芍藥、柴胡、合歡皮來疏肝解郁;
- 氣滯血瘀者,表現疼痛較重、舌有紫斑等,加入桃仁、紅花、赤芍藥材來活血散瘀。
![]() |
![]() |
![]() |
木香 | 烏藥 | 枳實 |
3. 便秘神疲
醫師多選用補益藥材,如黃芪補肺脾之氣;也加入麻子仁、白蜜來潤腸通便;用陳皮以理氣。
4. 便秘尿清
醫師常選用肉蓯蓉、牛膝來溫補腎陽,潤腸通便;用當歸養血潤腸;用升麻、澤瀉升清降濁,調和脾胃功能;枳殼寬腸下氣,調理腸道氣機。
- 若有腹痛者,加入木香、肉桂溫經散寒止痛;
- 有嘔吐者,加入半夏、砂仁以降逆止嘔。
5. 便秘消瘦
醫師常選用當歸、生地以滋陰養血;麻子仁、桃仁潤腸通便;枳殼引氣下行。
- 便秘較長久者,加入玄參、何首烏、枸杞子來增強潤腸通便功效;
- 若有明顯口乾咽燥、盜汗、潮熱、手足溫熱,可加入知母、胡黃連來清虛熱。
![]() |
![]() |
![]() |
大黃 | 厚樸 | 陳皮 |
需要留意,便秘情況可能隨時間變化,而你的証候在治療過程也可以轉變。有些人可能出現兼症,或互相轉化,如腸胃積熱與氣滯並存,陰寒與陽虛並存;氣郁日久化熱,導致熱結;熱結日久,耗傷陰津,又可轉化為陰虛症等。找有經驗的中醫師,耐心配合治療,對病情非常重要,有助你的腸道健康取得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