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的發展與流派
~ 公元前206年
這個時代以《易經》(約1122 BC完成)標誌開始,書中首次提出"氣"的概念。當時人們引用"蓋天說法"來解釋萬物的一切變化,認為天、地、人的結合是自然界的基礎。研究這三項因素的關係是氣功發展的第一步。在周朝,道家始創人老子(生於590 BC),在《道德經》中對氣功之呼吸技巧作了介紹,認為是重要的養生方法。由於士大夫們對"氣"學說有廣泛的興趣,使得氣功進一步發展,亦成為中醫學四大基礎之一。
公元前206年 ~ 公元500年
東漢時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此後佛教的修心養性觀念,與道家的性命雙修及養生法共同流行。在這個時期,單純的氣功修煉逐漸有所演變,開始滲入不同的宗教概念。一方面,氣功成為修士們提昇心身水平的重要手段; 另外由於不同的氣功派系形成,亦造就練功方式互相滲透、吸收及改進。
公元500年 ~ 公元1911年
在南北朝時期的梁代(502-57AD),氣功開始應用在武術運動方面,因而進一步演變出不同形式的氣功,大多以強身健體為目的。著名的太極內丹或少林外丹氣功就是源於此期。到了晚清時候,由於對外交流增多,印度、日本或其他國家的氣功相繼傳入,互相影響。
公元1911年 ~ 現在
道家氣功 | 主張順應自然規律,要求身心兼顧,形神兼養。 |
佛家氣功 | 主靜心,要求看透四大皆空及明心見性。以坐禪和意念活動為主。 |
儒家氣功 | 以正心、修身、養氣為主。 |
醫家氣功 | 以防病、治病為主,還特別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預防醫療觀點。 |
武術氣功 | 注重強身、固身,以達高層次之技擊境界。一般稱為武術內功。 |
在中醫發展史上,氣功是重要組成部份。歷代醫家一直對氣功非常重視,對促進氣功的發展影響深遠,將氣功推向更廣泛及具體層面。例如早在《黃帝內經》中,對氣功鍛煉的方法、理論和療效都已有詳盡記載。歷代著名醫家不僅精通醫理,也專長於氣功導引,並在著作中經常論述氣功。如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導引吐納能流暢氣血、通利九竅,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創造"五禽戲"操,對後世的動功功法影響很大。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重視通調任督二脈,認為練習道家的內丹術可達此目的,並有長壽的功效。在當時,該書被認為是練功家和醫家的入室指南。
總括而言,由於學術上互相演化,功法上互相滲透,很難按單一標準對氣功進行分類。綜合傳統練功特點,將功法分為五大類;即以形體動作為主的導引派,以呼吸調控為主的吐納派,以凝神練意為主的靜定派,以意守默想為主的存想派,最後為以周天運氣為主的周天派。
- 導引派: 以肢體活動或自我按摩為練功重點。具有疏通經絡、通利氣血的作用,舉例如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之類。
- 吐納派: 以呼吸鍛煉為主,達到練氣、行氣的目的。舉例如六字訣、山根納氣之類 。
- 靜定派: 注重意念集中專注,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儒家的靜思,道家的坐忘、抱一,佛家的禪定等都屬此類 。
- 存想派: 主要是用一種想像的方法來集中意念。如內視臟腑經絡,或想像體外的景色等等 。
- 周天派: 又稱內丹派,練功者利用意念,使內氣感覺沿任督經絡路線,周遊運行為特點的一類功法。這種功法廣泛應用了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學說,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