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焦功能

三焦是中醫特有的概念,在西醫解剖系統中很難找到相應的器官。歷代醫家對三焦的形態和實質眾說紛紜,尚未有完全定論,不過對三焦功能的認識還是一致的。總的來說,三焦主持諸氣,總司人體的氣化和運行水液等。
中醫三焦


三焦主持諸氣

「諸氣」指全身所有的,包括臟腑之氣、經絡之氣、呼吸之氣、營衛之氣等,這方面顯示三焦和各臟腑、經絡、組織的生理活動有密切關係。三焦之所以能主持諸氣,主要是源於元氣,由腎之先天之所化。元氣運行必須借助三焦之路,方能散佈周身,從而激發臟腑經絡活動。

三焦總司人體的氣化

「氣化」是指各種物質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飲食物消化排泄,以及營養物吸收散佈等。全身各個臟腑都參與物質代謝,而三焦為全身精氣(即元氣)運行的始終,成為臟腑功能的原動力,維持人體新陳代謝。

三焦為水液運行之道路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促使人體津液氣化過程順利完成。若三焦有病,氣機阻塞,則氣停水停,常引致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對此,常採用通利三焦之法,旨在恢復肺、脾、腎功能。

三焦為孤腑

一般認為三焦為包羅人體所有內臟的一個大腑,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來概括其功能。上焦指橫膈膜以上的胸腔,包括心、肺;中焦指橫膈膜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指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肝、腎、小腸、大腸及膀胱。(注意這些描述並不代表西醫解剖位置。) 《黃帝內經》對三焦的功能這樣總結:「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 「上焦如霧」:霧指精微物質的一種彌漫蒸騰狀態。上焦主要負責宣發、輸佈,通過心肺協同,把水谷精微輸送全身上下,以溫煦、濡養肌膚、筋骨、骨骼等等。
  • 「中焦如漚」:漚指飲食物經腐熟和發酵後的狀態。中焦以脾胃功能為主,包括水谷的受納消化、營養物吸收、體液蒸化、血液化生等。因此中醫視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氣血生化之源。
  • 「下焦如瀆」:瀆為排水渠道之意。下焦主泌別清濁,排泄二便。過程包括了腎、小腸、大腸、膀胱的功能。

按此了解三焦經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三焦功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