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十月
屠呦呦奪諾貝爾醫學獎是首位中國科學家奪獎
Metroradio.com.hk 2015年10月5日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以及日本北里大學名譽教授大村智,同時獲獎,以表揚三人發展的治療方法,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有革命性的作用。這個獎項設立65年以來,首次頒給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將獲得一半獎金,坎貝爾和大野智,就會獲得餘下一半獎金。
屠呦呦獲諾獎對港的啟示
香港商報 2015年10月7日
香港作為大中華圈東西文化薈萃之地,全球領先的西醫水準是港人的驕傲;同時民間保留有完整的中醫傳統,市民對中醫有高度認受度。在中醫藥教育與研究的財力投入上近年增長快速,為中西醫融合發展提供了人才和資金上的保證。香港在中醫藥規管上擁有完整的規管制度,加之以優良的法治傳統與營商環境,香港絕對是中西醫融合發展的溫床。
承包中醫科騙錢雇醫托詐騙近30萬元 15人受審
人民網 2015年10月8日
多名湖南人承包北京杏林仁海門診部的四個科室,雇傭大量醫托在各大醫院門口搭訕,騙外地病人去門診部看病,開高價中藥,半年詐騙近30萬元。診室承包人、醫生、醫托、財務15名被告人因涉嫌詐騙在朝陽法院集體受審。病人支付藥費中至少74%以上的款項成為獲利分成的對象。此案因不斷有網友發帖舉報引起警方重視,除杏林仁海中醫門診部外,還有朝陽區金玉良方中醫診所。
調查顯示:逾八成基層醫生相信中醫藥在緩解醫改難題中大有作為
新華網 2015年10月8日
中華中醫藥學會進行問卷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者相信中醫藥服務在解決醫改難題上大有作為。調查共發放紙質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74份。受訪者來自全國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基層醫生。然而調查還反映,政策扶持不到位、人才匱乏、傳承問題、專業培訓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難等難題。
全國中醫醫院資訊化經費投入2014年已達43.6億
搜狐 2015年10月9日
中國中醫醫院資訊化建設,僅2014年經費投入就達43.6億元,近5年年均增長率達24.58%。中醫藥管理局已積極向財政部爭取專款支持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中醫醫院資訊化服務保障能力建設,並專門立項、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推動區域中醫藥資訊的互聯互通。亦有公司開發自動化中醫診療工具,涵蓋舌診、面診和手診,通過採集圖像資料進行處理,自動提取症狀和資訊,結合現有知識庫,進行智慧提示和推薦。
北京加大中醫藥專利資助獎勵力度
新華網 2015年10月10日
中醫藥科研人員普遍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甚至不清楚哪些成果可以申請專利,也不瞭解專利申請程式。很多老中醫對自己的臨床經驗和藥方秘而不宣,致使一些寶貴的療法和技術得不到推廣,甚至失傳。這樣影響到科研院校、醫院和科研單位自製藥劑及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導致許多具有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中藥新產品無法及時生產。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局與市中醫局啟動北京中醫藥智慧財產權「健體」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
中醫藥出口額持續增長 香港日本美國為最大市場
中國新聞網 2015年10月12日
在全國進出口外貿下滑的情況下,中醫藥出口卻一枝獨秀,今年1〜7月增長約10%。中醫藥出口154個國家和地區,亞洲依然是主要市場,香港是第一市場,僅上半年出口額為3.0億美元。美國是第三大市場,達2.7億美元增長17.2%,占中國中藥出口的14.1%,植物提取物達78.2%。全球對中醫藥的總體需求是增長的,增幅平均每年在5%左右。人參和枸杞最受捧,此外有黨參、當歸、地黃、菊花等。
美國中藥學會成立 搭建中美中醫藥研究橋樑
新華網 2015年10月13日
南加一批致力推廣中醫藥的專業人士11日成立美國中藥學會,並舉辦2015國際中醫藥發展研討會。中藥學會會長柳江華表示,學會搭建中美間中醫藥研究橋樑,協助引進中國安全有效中藥產品;中醫科學院院長吳寶林表示,學會可以在中藥品質管理、美國中藥審批檢驗方面起協助作用。研討活動與美國中醫科學院(美國中醫藥公會)聯合舉辦。
生存土壤、人才培養、藥材品質 中醫中藥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風傳媒 2015年10月13日
近些年來中國初步形成中醫藥文化與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等協調發展的格局。然而中醫藥文化的發展現狀與人民需求尚有差距,體系需要進一步健全,專業隊伍有待充實和加強。弘揚中醫藥文化不僅僅在於營造氛圍,更重要是研究和挖掘出文化內涵,通過多種形式傳播,讓群眾真正理解和認同。亦須多管齊下加快人才培養,著力把中藥材的品質搞上去。
精准醫學鐘情中醫?
新浪香港 2015年10月13日
中國工程院的程京院士帶領的國家生物晶片中心開發出可以對13類150種疾病做風險分析的基因晶片。但程京坦言,健康的影響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也就是遺傳因素,占份量比重只有15%左右;剩下的85%都是外因,其中生活方式占60%的影響,加上氣候因素7%。目前團隊與廣安門醫院的老中醫合作,將傳統的目診結合現代醫學工程科技,研製新型的健康管理儀。
後繼乏人魚龍混雜 中醫民間偏方面臨傳承困境
新華報業網 2015年10月13日
民間中醫在一定程度上是傳統中醫文化的代表,其中大部分人是憑藉秘方福澤一地的名醫,上門求診者絡繹不絕。民間醫生年齡都偏大,許多人沒有正式的行醫執照,所持有的偏方得不到正規醫療部門認可,子孫後輩也大多沒有繼承衣缽的意願。中醫民間偏方面臨傳承困境,如何保護和傳承中醫精華,讓傳統中醫發揮更大的作用,有關部門應重新審視問題。
立法會二十一題:中成藥的規管制度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5年10月14日
有商人將含西方草藥和中藥成分的產品作保健食品出售。由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底,香港衛生署共接獲104宗與未經註冊中成藥有關的投訴,當中84宗已完成調查,作出檢控及定罪的共有10宗,餘下20宗投訴仍在調查中。在香港出售口服產品,會按其成分及所作聲稱的內容,分為藥物和食物兩類,以不同的條例作較針對性的規管。含有藥物成分的保健產品,會受到《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管。
浸大推中草藥新數據庫 全球最全面
明報 2015年10月14日
香港浸大中醫藥學院與浸大圖書館聯合推出「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設中英文版本,免費供全球讀者使用。新數據庫與浸大早年推出的兩個有關數據庫配合使用,成為全球最全面、最精準的中醫藥數據庫。浸大助理教授韓全斌表示,成立目的是為幫助學生掌握中藥化學物質知識,利用原始光譜圖助學生瞭解不同藥材的化學特徵。目前數據庫有200多項中藥資料,未來希望增至450項。
同仁堂互聯網+轉型:中醫藥和跨境電商擦出火花
中國日報 2015年10月14日
同仁堂正在經歷誕生346年以來最為大膽的一次轉型:用百分百正品杜絕假貨、依託全球直採消滅價差、遴選全球優勢健康資源確保專業,APP產品正式上線。借助這一平台,未來同仁堂將成為完整健康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借助互聯網販售的,也不僅僅只是商品。中醫藥為核心,除了同仁堂內部產品之外,也會引入其他國內著名品牌,也承載著中醫藥走出去的重要使命。
中醫藥業寒冬:藥品保護證書3年減少2/3
財經國家週刊 2015年10月19日
中醫藥近年來的發展並不順利:今年上半年中成藥生產在整個醫藥工業中增速墊底;頻繁飛檢和新藥典執行帶來的政策性洗牌形勢下,中槍者以飲片企業和中藥企業居多;中藥審批出現邊緣化趨勢,公開報導顯示,2014年批准的501個新藥批文中,中藥只占2.19%;新一輪的招標,部分省份嚴格限制和縮減中藥品種;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遊醫保控費的雙面擠壓呈愈演愈烈之勢。
73歲老中醫自考大專 下個目標是考研
新浪香港 2015年10月20日
南充嘉一中2015年第二次自學考場上,有一名73歲考生楊德鳳。這是她大專自考最後一科藥用植物學,估計能拿70多分,馬上就可以取得大專文憑,而她下一目標是自考研究生。1979年國家醫師考試,她差5分未能如願。30年後的2009年67歲那年,通過考試順利拿到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証書。年紀大了,沒法再在村裡巡診,她在南部縣城多家藥房坐診,成為當地一名出色的老中醫。
全國老齡辦與國家中醫藥局簽署合作協定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
民政部門戶網站 2015年10月22日
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京簽署《全國老齡辦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合作協定》。兩部門將發揮各自優勢,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快速發展。協定提出雙方共同在「樂齡工程」中開展中醫藥相關活動。
精品豬享受中醫藥保健
新浪財經 2015年10月27日
北京農學院教授劉鳳華經多年研發,五悅精品豬肉取得流通許可証在北京上市。精品豬肉用獸醫中藥和保健飼料飼養長大,不使用抗生素,還實現了膽固醇含量只有普通豬肉的1/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普通豬肉的3倍以上。團隊還選擇原種長白豬、約克豬、杜洛克豬、三元雜交豬,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
中醫藥編碼系列國家標準將於12月1日起實施
新浪香港 2015年10月29日
國家標準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和《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全國將實施統一的中藥、中藥方劑、中藥供應鏈編碼體系,於12月1日起實施。將推動全國實現中藥方劑、中藥名稱、品種及其規格一名、一方、一物、一碼,可有效避免同方異名、異方同名等混淆現象,防止中藥材和中藥飲片以假充真、以劣充優,淨化中醫藥市場。
皇后街百草園管理欠佳 藥草變枯草
東網 2015年10月29日
上環皇后街休憩花園內的百草園,因長期欠缺妥善打理,不少藥草枯萎及生長雜亂,情況令人難以接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言人表示,園內種植了約100種中藥草,承認部分植物及藥草生長情況確實未如理想。該署已訂購新的植物及藥草以作替換,為進一步推廣百草園,正準備宣傳單張,向區內團體、學校及社區園圃參加者等派發;另會安排導賞團,加強市民對園內藥草及設施的認識。
編輯: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