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整體觀

陰陽符號

古代中國強調天人合一、萬物一體,提倡人-自然-社會高度和諧協調。傳統中醫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發展,將人體自身,以及人體與自然界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中醫學是一門具有東方色彩的學科,擁有自成一格的理論、診斷和治療,注重運用綜合分析方法,以宏觀角度來研究人體內在聯繫,和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繫。現代西醫學以注重局部細節構造為其特點,而中醫學則注重整體。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貫穿於中醫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之中。所謂整體觀是一種思維方式,即以統一和完整性來認識事物及事物之間的聯繫。在中醫學包括兩方:(1)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2)人和自然界(外在環境)也保持著統一的整體關係。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中醫學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認為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制約,在病理上相互影響。這種整體關係或影響,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繫而實現的。

生理方面:中醫有「五臟一體觀」,通過經絡系統,將全身組織包括五臟 六腑 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聯繫起來,構成表裏相關、上下溝通、密切聯繫、井然有序的五大功能系統,並且通過的作用來完成統一的生命活動。

人體內五大功能系統

  相合之腑 所主形體 在頭之竅 華彩表現
小腸 血脈 顏面
眼睛 爪甲
肌肉(四肢)
大腸 皮膚 體毛
膀胱 骨架(髓) 頭髮

五行生克
生命活動一方面依賴各臟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亦要臟腑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才能維持。以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為例,雖以脾胃的受納、腐熟、運化功能為主,但亦有賴於心、肝、腎等協調。脾之運化,需要心血的滋養、肝氣的疏泄、腎陽的溫煦。胃之受納,亦須與小腸的受盛、大腸的傳導功能密切配合。不僅如此,中醫還將人的精神活動與臟腑功能聯繫起來,所謂「形神合一」。早已認識到如果情緒不穩定,會影響臟腑功能。

病理方面
人體某一局部或某一臟腑病變,都會對全身有一定影響,甚致引起整體功能失調。病理上的整體觀,主要是對病變的互相影響和傳變認識。中醫著眼於整體,總把局部病變與整體反應統一起來,既重視局部病變和相關臟腑的關係,更強調該病變對其他臟腑的影響。根據生克制化理論,來揭示臟腑間病理傳變的規律。例如肝膽濕熱,不僅肝膽本身為病,還可能涉及到脾、胃、心、腎等臟腑,而出現噁心、無胃口、腹瀉、失眠、腰酸、膝軟、倦怠等症;肝血不足,則可見到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肝開竅於目)、爪甲不榮(肝之華在爪),筋脈攣急,懈怠無力(肝在體合筋),月經量少甚或閉經( 、任脈 隸屬於肝)等症。無論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都存在這種相互影響和傳變。臟腑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而反映在體表;而體表組織器官的病變亦可通過經絡而影響臟腑。

中醫臟腑圖

中醫臟腑圖


診斷方面:

由於各臟腑、組織、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聯繫和影響。醫師診治疾病時,通過面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變化,由表及裏去推斷內在病變,從而對疾病作出診斷和治療。診斷學上的「四診合參」、「審察內外」是中醫整體觀的具體體現,其中舌診、脈診、面診等成為有中醫特色的診療手段。

中醫舌面反射區中醫舌面反射區

例如舌頭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與五臟相通,有諸內必形於外,人體內部臟腑虛實、氣盛衰、津液盈虧,以及疾病的輕重順逆,都可呈現於舌頭上,觀察舌象可測知內在變化。除此之外,中醫亦強調結合內外因素全面考察病情,對疾病所產生的症狀,聯繫到四時氣候、地方水土、生活習慣、性情好惡、體質、年齡、性別、職業等,來加以分析研究。

治療方面:中醫治療注重整體的失調情況,旨在協調整體氣血臟腑平衡,通過綜合治療效應達到痊癒目的。証候是病因、病位、性質、致病因素與身體綜合反應的概括,辨証論治就是整體治療觀的體現。由於身體內在統一聯繫,中醫師治療內臟病變時,不單治一臟,甚至不醫治有病之臟,而針對其他內臟治療而得到痊癒。例如胃病兼治脾臟(脾胃表里關係),肺病亦可以從脾胃著手(培土生金)。尤其顯著的,身體局部的病症,往往採用治內臟的辦法來治癒:

症候 辨証 治法
紅眼症 肝火盛 清肝
牙肉腫痛 腎虛 溫腎
足趾壞死 瘀阻經脈 活血溫經
慢性潰瘍、膿腫 氣血虛 補虛扶正以促進消散、排膿、收口
感冒 咳嗽 肺受風寒 宣肺止咳
脫髮、耳聾 腎虛精虧 益腎補精


人與外界具有統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時刻與所處的外界溝通交流。身心活動跟自然氣候、地域水土、工作及生活等因素息息相關。外界發生變化,使身體產生生理或病理反應,就形成了人與外界的統一關聯。這就是中醫的「天人一體觀」,重視身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認為四時氣候、地土方宜、社會環境等對人體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人的行為活動必須與自然規律保持一致才能無病長壽。

氣候影響:
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氣候劇變,超過了人體適應限度,或者身體的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自然變化作出相應調節時,就會生病。風、寒、暑、濕、燥、火,本是自然氣候的正常變化,被稱為「六氣」。假如人體調節機能失常,或氣候異常變化,發生太過(如暴熱、暴冷等)或不及時(如春天氣溫不暖反寒,秋天應涼反熱等),超出人體適應能力,就成為致病因素,這種情況下中醫稱為「六淫」屬外在病源。中醫把氣侯異常變化看成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季節影響:
一年四季呈現春溫、夏熱、秋燥、冬寒的變化,因而體內活動亦相應地調節。四時氣候更替,身體脈象反映著氣血活動在變化,如春天偏向弦脈;夏天偏向洪脈;秋天偏向浮脈;冬天偏向沉脈。又如天氣炎熱或穿衣太多,腠理開泄而出汗;天氣寒冷,腠理閉密,出汗減少,以保證體溫維持在正常範圍。這些都充分地說明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


中醫六淫致病特色
有些多發病或流行病有明顯的季節傾向,如春季多呼吸道疾病和流鼻血;夏季多暑熱及消化病;瘧疾和痢疾在秋季較多;關節及呼吸道毛病容易在冬天發作。中醫師在辨証時,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

中醫亦常常利用四季氣候正常轉變來治病或調養。例如老年人常見的痰飲咳喘,春夏減輕,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腎陽虛,濕濁凝聚為,治療上常用溫藥調養,並且主張利用夏季陽氣最旺的時期來調理預防。另一病例為血虛肝陽旺的人,到了春天容易出現頭暈、腦脹、目眩、耳嗚、精神疲倦等。由於發病與氣候息息相關,故在冬天進行適當的滋補,可以減少發作機會。
 麻黃湯是常見外感風寒方劑
麻黃湯是常見外感風寒方劑

地域影響:
地域環境造就特定水土、氣候、人文地理、風俗習慣等。不同的地理環境,如高原與沿海、寒冷與濕地,居民的生理現象是有差異的。生理上、體質上的不同特點,發病情況也不一致。生活在已經習慣的環境,一旦易地而處,初期多感不太適應,所謂「水土不服」,就是指這種情況。如中國西北地區,地高乾燥,居民體質偏壯實;東南地區氣候溫熱多雨,居民體質多瘦削,易有皮膚病及外感時邪。醫師治病時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由於水土飲食形成的不同體質,從而給予不同的治療。臨床用藥常常反映這方面的影響,如外感風寒証,西北嚴寒地區,使用辛溫解表藥量較重,且處方常用麻黃、桂枝;東南溫熱地區,用辛溫解表藥量較輕,且多用荊芥、防風。有時同一種病而治法不同,但都能治好,就是因為地勢不同,治療用藥各有所宜的緣故。


社會影響:
生活經歷、社會環境與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人的精神活動是對外界的一種反映,現今生活環境的變遷,激烈的社會競爭和繁雜的人際關係,對人的身心影響深遠。人與社會的統一,主要表現在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如果不能適應環境,勢必造成心理壓力。中醫認識到心理失調可導致多種軀體疾病,內因七情成為中醫學重要的病因之一。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在正常的情況下不會致病。當劇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造成部分人精神與神志變化,導致臟腑、組織、器官之間失衡,就會生病。


科技、社會進步帶來一些新的健康問題,如噪音、污染、外出活動減少、過度緊張的生活節奏等,令很多人精神焦慮、頭痛、頭暈、肥胖等。社會角色、地位的不同,構成不盡相同的疾病譜,更需要因人制宜地治療。中醫養生手段可發揮積極作用,如以補腎方法增強人體對噪音的抵抗力,減少耳聾、耳鳴的發生;氣功、太極拳等可以安定心神,緩解精神壓力所造成的疾病。

總之,中醫學以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整體觀去指導臨床實踐,以人為中心,從人與自然、社會三者的關係去探討人的生命過程,及防治疾病。整體觀念告訴我們,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看病時,不能只從有病的局部著想,應該全面診察病人的身體情況,並連同四時氣候、地域水土、生活習慣、體質性情、年齡性別、職業特點等一併考慮。

現代醫學逐步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發展,這種模式與中醫的整體觀念有相似之處。

 

參考: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中醫基礎理論》學苑出版社,1998。
  • 李其忠編著《中醫基礎理論精解》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 秦伯未著《中醫入門》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方藥中著《中醫學基本理論通俗講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 蔡建鷹編著《古今中醫哲理思維概論》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編輯: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更多熱門文章

上一篇 陰陽學說
下一篇

主題

中醫整體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