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功能


中醫心臟現代解剖學的心臟,是一個推動血液流動的器官。中醫理論的心頗為不同,心臟代表一個功能系統,除了調節血循環外,還負責維持神經中樞功能。

這方面包括主和主脈兩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脈中運行,依賴心臟的推動而輸佈周身。脈即血脈,是血流行的通道,又稱為「血之府」。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推動血液在脈管內按一定方面流動,以滋養各臟腑組織。

心、血液、血脈藉由共同的作用而聯繫起來。「心氣」是指心臟搏動、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和物質。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血液才能正常運行。假如心之氣血不足,推動血液運行的力量減弱,便產生種種病變。如心血瘀阻、血脈阻滯,則引致心悸、胸悶,甚至胸痛等。心血不足還可引起神志改變。

由於脈搏與心臟跳動有關,脈搏的強弱,反映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與否。心氣充足,血液流動暢順,反映在脈搏上,則節律均勻,和緩有力,快慢適度,一呼一吸之間有4〜5次。如果心氣不足,血液流動不暢,可見脈搏跳動不均,細弱無力等。

心主血脈還表現在水液代謝中。中醫認為心屬陽臟,陽氣旺盛,能夠溫化水濕,促進水液的環流,從而對水液代謝有調節作用。心病往往影響水液代謝,產生津液代謝紊亂表現。如心陽不足,使體內水液流動阻礙,可引起胸部滿悶、腹部脹大等症。


亦稱「心藏神」。廣義地說,「神」指整個生命的外在表現及精神狀態,可透過面色、眼神、言語、應答反應等反映出來;狹義地說,「神」則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雖然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屬大腦的部分功能,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但中醫從整體觀出發,將這些神志活動歸屬於五臟,認為是各臟腑生理活動的反映,把神分為五個方面,與五臟相應。心能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因此精志活動由心所主。心是藏神之所,是神志活動發源地。

心主神明功能正常與否,外在主要表現在精神、意識、思維、睡眠方面。若心這方面功能良好,可見精神飽滿,意識清晰、思維敏捷,睡眠安穩。心神失常情況,例如心的氣血不足,影響到心神,則會表現失眠多夢、健忘、神志不寧;血中有熱,擾動心神,則表現煩躁、譫言,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痰火擾動心神,神志昏亂,則表現狂燥不安、哭笑無常、打人毀物等。


汗為心液,意即汗是心的液體。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血液由心所主,故有「汗為心液」及「血汗同源」即血與汗來自同一源頭的說法。中醫認為,汗出過多,易耗傷心血及心氣,會引致心悸等表現。因此,不正常的流汗往往是心虛的一種表現,例如心陽虛者易自汗;心陰虛者易盜汗(即晚上流汗)。

按中醫理論,內在臟腑的精氣盛衰、功能強弱,可以顯露在體表組織器官上,稱為「榮華外露」。舌頭與面部可作為診察心臟及其氣血狀況的「窗口」。

「其華在面」即心的功能及氣血狀況,可以從面部色澤反映出來。若心的氣血旺盛,則面部紅潤有光澤;若心的氣血不足,可見面色晄白、晦暗;心血瘀阻,則面色青紫;血分有熱,則面色紅赤。

「開竅於舌」指舌為心之外侯,又稱舌為心之苗。手少陰心經有一支別絡與舌根相聯繫,心的氣血通過經絡上通於舌,從而維持了舌的正常功能,即味覺、表達語言。心功能正常,則舌質柔軟,語言清晰,味覺靈敏。若心有病變,觀察舌的形態、色澤變化可以幫助了解。例如心血不足,舌質蒼白;心火上炎,舌尖紅赤,甚至舌上糜爛生瘡;心血瘀阻,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熱入心包或痰迷心竅,可見舌頭疆硬而不能說話。總之心與舌在生理或病理方面都關係密切。

心包絡簡稱心包,指心臟外面的包膜。一般認為心包是附屬於心臟,為心之屏障。

按此了解心經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心功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