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因簡介

中醫學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它們不斷地產生矛盾、解決矛盾,這種動態平衡,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當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而又不能立即自行恢復時,就會發生疾病。

五行與身體臟腑的聯繫
五行與臟腑聯繫

 

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現代西醫學一向從純物理角度去分析疾病的成因,而大多數病因經已受到確認,例如細菌、病毒、化學因素等。雖然西醫學能針對性地排除這些致病因素,緩解相應症狀,但對整體幫助不大,機體內在病變仍舊未能恢復。中醫認識病因,除上述客觀條件外,還通過分析疾病表現來推求病因,依據症狀去了解內在缺憾和發病途徑為其主要目的,並作為藥物治療的指引,稱為"辨證求因"。

中醫的致病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外在六淫邪氣侵襲及情志內傷。內、外因素相互影響,以陰陽五行原則去理解展發展變化。中醫把有關致病因素統稱為"病邪"。外在六淫病邪,指外界自然氣候方面;內在七情病邪指精神活動方面。

古代醫家早已對病因作過歸類,如《素問.調經論》把一切致病因素統稱之為邪氣,指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明確提出六淫、情志、飲食、環境等內外因素在一定條件下的病因意義,《內經》還進一步闡述了各種病因的致病特性。中醫病因病機學說在《內經》時代已經奠定基礎,後世的有關發展及創新,不過是在《內經》觀點的延伸與充實。

了解自然現象和身體的五行屬性

更多熱門文章

主題

中醫病因簡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