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在身體的分佈
十二經脈的名稱
十二經脈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順序,在有肢體的分佈和走向上有一定的規律,同體內的臟腑有直接絡屬關係。順序 | 手/足 | 陰/陽 | 絡屬臟/腑 |
---|---|---|---|
1 | 手 | 太陰 | 肺 |
2 | 手 | 陽明 | 大腸 |
3 | 足 | 陽明 | 胃 |
4 | 足 | 太陰 | 脾 |
5 | 手 | 少陰 | 心 |
6 | 手 | 太陽 | 小腸 |
7 | 足 | 太陽 | 膀胱 |
8 | 足 | 少陰 | 腎 |
9 | 手 | 厥陰 | 心包 |
10 | 手 | 少陽 | 三焦 |
11 | 足 | 少陽 | 膽 |
12 | 足 | 厥陰 | 肝 |
十二經脈的分佈路線
經絡左右對稱分佈,十二經脈於頭面、軀幹及四肢的循行有序,六條陰經分佈於四肢的內側和胸腹,六條陽經則分佈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陰陽在肢體上的分佈
如圖所示,手足三陽經在四肢的排列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太陽、少陽及陽明分別表現了陽氣消長的狀態,在位置上可理解為受日光的多少,對動物來說,背後部受日光最多,故背部為太陽,即光明程度最強,次之少陽,即光明程度中等,陽明為光明程度最弱。手足三陰經的排列則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太陰,厥陰,少陰表現了陰氣消長的狀態,同樣地在位置上可體會為陰暗的程度。
十二經脈流注次序及時間
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的規律,正如《黃帝內經》所載:「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次序是通過手足陰陽表裏經脈的連接而逐經相傳。這樣全身周遊,循環不息。按中醫理論,雖然經氣在身體循環不息地流動,但在不同的時間,經氣的流動均有盛衰,下圖所示的時間正為各經的氣血流注最盛的時間,這概念稱為「子午流注」。 經脈流注圖
十二經脈的表裏關係
如前所述,經絡亦按其所屬的臟或腑,分為陽經及陰經,臟為陰,腑為陽。中醫認為內為陰,外為陽,故以臟的功能屬較內,稱為裏,即裏面的意思;腑的功能為較外在,稱為表,即表面的意思。當我們將人體生理以臟腑的功能配合考慮時,便有所謂臟腑表裏的關係。 手足三陰、三陽經,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相互聯繫,組合成六對「表裏相合」關係(下圖)。相為表裏的兩條經,都在四肢未端交接貫通,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兩側的相對應位置,又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裏的臟腑。通過經脈的直接銜接和經別等的溝通,相為表裏的兩條經脈加強了聯繫,亦使相互絡屬的一臟一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而在病理變化時也相互影響。例如脾與胃相為表裏,脾主運化升清,胃主受納降濁,氣機升降相應。肺與大腸相為表裏,肺之肅降有助於大腸之傳導,反之亦然。病理上,心火下移小腸,肝失疏泄導致膽氣不舒,肺氣壅滯引起大便秘結等症,在臨床很常見。在治療時,相為表裏的經脈,其腧穴可交叉使用,比如肺經穴位可治療大腸或大腸經疾病。在組方用藥時,疏肝以利膽,利尿以清心,開肺氣以通太便等諸法,都是這個道理。
陰經 (屬臟) | 陽經 (屬腑) | 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 ||
---|---|---|---|---|
手 | 太陰肺經 | 陽明大腸經 | 上肢 | 前緣 |
厥陰心包經 | 少陽三焦經 | 側面 | ||
少陰心經 | 太陽小腸經 | 後緣 | ||
足 | 太陰脾經 | 陽明胃經 | 下肢 | 前緣 |
厥陰肝經 | 少陽膽經 | 側面 | ||
少陰腎經 | 太陽膀胱經 | 後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