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走向特點
表走裏,裏走表的關係:
例如,從肺經(太陰)走向大腸經(陽明),肺與大腸是互為表裏的臟及腑,在五行均為金,中醫認為裏為陰,表為陽,故經脈的意義其實可理解為:從「金的陰」走至「金的陽」,這正合中醫陰陽學說中,陰陽互相消長以達至平衡的理論。
手走足,足走手的關係:
而從手的大腸經(陽明)走足的胃經(陽明),這經脈的關係正是手走足的關係。
經脈絡流注的規律
經脈流注圖清楚顯示了經脈行走的微妙關係,橫看圖表的分類,左方六經均為手經,右方六經均為足經,故大體地經脈流注是從手走足,足走手,再由手走足,這樣平衡地循行著,並溝通了手足以及全身。
此外,在手的六經中,左三經均為裏,右三經均為表,而在足的六經中,左三經均為表,右三經均為裏,從這美麗的對稱關係,便可看到經脈是從「手之裏」走「手之表」,再從「手之表」走「足之表」,又從「足之表」走「足之裏」。
從圖表的分類,便會發現所有陽經都是陽明、太陽、少陽由上而下的排列次序,所有陰經都是太陰、少陰、厥陰由上而下的排列次序。而從足太陰脾經走向手少陰心經,及從足少陰腎經走手厥陰心包經等,都可看到大體上,是從太陰走少陰,少陰走厥陰的次序,可見經脈的循行,實按陰陽消長理論,微妙地聯繫全身整體。